-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
    教学内容 
  选自苏教版第7册第7单元第22课。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如何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取舍、重构,挖掘出课程的核心价值,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教师解读教材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亟盼。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针对课文《雾凇》的特点,确定了抓文眼“奇”字来设计教学主线,并组构了读、说、写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精选这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融读说写为一体,跳出课文教语文,实现语文教学的转身,利用“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听、说、读、写、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凸显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感受吉林雾凇景象的奇丽、形成的奇妙、姿态的奇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的奇妙,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揭示学习目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吉林的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课文说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究竟“奇”在哪儿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紧扣“奇”字,感受雾凇的魅力吧! 
  二、 诵读――感知雾凇景象的奇丽 
  1.师出示雾凇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赏。 
  师:欣赏了这样的美景,你的脑海中闪现了哪些词语呢? 
  (生交流。) 
  2.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诵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十里长堤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3.出示课文的第一节,学生有感情地练读。 
  师:朗读的时候要想一想,如何能突出雾凇的美呢? 
  4.组织学生展示朗读,相互评议。 
  (重点评价学生的朗读是否突显了雾凇的美丽,“十里长堤、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等重点词语处理是否到位。) 
  5.小结。 
  十里长堤的雾凇,晶莹闪烁,奇丽多娇。难怪江泽民总书记1991年在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写下了“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的佳句。让我们再来赞美一下这奇丽的雾凇吧!齐读课文的第一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代练。朗读训练的设计要有层次:针对学生对雾凇缺少感性的认识,先请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初步感受雾凇的美;再边读边想象课文中四个描写雾凇奇景的重点词语,进一步体会雾凇的美;最后让学生通过展示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并进行评议,抒发赞颂雾凇的美。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铺垫,循序渐进,雾凇奇丽的美景在学生激情的诵读中被读出了形,读出了意,读出了味,读出了神。 
  三、 复述――感悟雾凇形成的奇妙 
  1.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想一想雾凇形成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呢? 
  (奇特、奇妙) 
  2.雾凇的形成奇妙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呢? 
  (原因: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过程:缓慢而富有变化。) 
  3.文中哪些词语反映了松花江市区的空气中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呢?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抓住“弥漫、涌向、笼罩、淹没、模糊”等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与精妙。) 
  4.文中又有哪些词句确切地说明了雾凇的形成是缓慢的? 
  (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是银松雪柳了”等词句。) 
  设计意图: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很奇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雾凇形成过程奇妙这一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穿行、驻足、品味,体悟雾凇的形成究竟奇妙在哪儿。学生由表及里,由言到意,由意触法,得言、获意、学法;同时也提升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教学不仅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表达形式,追求言意兼得,应该成为目前语文教改的转折点和焦点。 
  5.创设情境,复述雾凇形成的过程。 
  师:假如我是外地的游客,很想知道这奇丽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你现在是小导游,能把这个问题跟我说清楚吗? 
  师: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老师给点提示,注意用好下列4组词语: 
  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的条件) 
  弥漫雾气随风飘荡涌向笼罩淹没(水汽的活动) 
  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镀上(形成的过程) 
  最初 银线逐渐银条最后银松雪柳(形态的变化) 
  师:现在同桌之间一个扮演游客,一个扮演小导游,练习对话。 
  师:哪两个同学可以自告奋勇地来展示表演一下?其他同学做评委,看看游客和小导游的对话是否清楚明白?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数学奥数讲义.pdf VIP
- 牛羊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牛品种改良与人工授精技术培训课件.ppt
- 五年级数学奥数讲义134讲.doc VIP
- 2025年综合类-电力机车钳工-电力机车钳工(高级技师)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题).docx VIP
- 2025年综合类-电力机车钳工-电力机车钳工(高级)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docx VIP
- 2025年综合类-电力机车钳工-电力机车钳工(高级)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一百题).docx VIP
- 2025年综合类-电力机车钳工-电力机车钳工(高级技师)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docx VIP
-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 VIP
- 2025年综合类-电力机车钳工-电力机车钳工(高级技师)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一百题).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