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公共的项目市场化问题的研究
陕西省公共的项目市场化问题的研究
[摘 要]长期以来,陕西省公共项目建设主要依赖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低,而由于财政资金的限制,使得公共项目的建设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投资的巨额缺口,陕西公共项目建设运营应引入多无投资主体,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风险分配方案,为公共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陕西;公共项目;市场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l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6)09-0072―03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公共项目市场化的趋势,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大量利用社会投资、私人投资与外资。公共项目市场化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由政府、企业或第三部门等多个投资主体参与提供,进行建设运营:推行公共项目市场化,引进社会资本和外资,能够有效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降低政府运营成本,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一)陕西省公共项目市场化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1、陕西省公共产品现状与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为落后,主要表现为公路技术等级低、质量差,铁路路网密度低、干线运输能力不足,航空运输经济效益低,水利设施滞后、城市供水不足,城.市生态环境急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陕西要发展内陆外向型经济,必须首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省政府在《陕西省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等政策文件中,明确将加大公共项目投资力度,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改善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例如:到2010年,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5%;计划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公路主框架,连接省内各市、辐射周边省(区)主要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省内各市到县城之间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提高铁路干线通道的设施水平和运输能力,完善西安、安康、宝鸡、绥德等枢纽站工程,充分发挥“两纵五横四个枢纽”的铁路大动脉作用;进一步完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设施功能,完成汉中和榆林两个机场的迁建扩建,改善延安、安康两个机场的设施,提高机场的进出港能力和服务设施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对陕西省财政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巳远远不能满足,因此广开融资渠道,鼓励各种非国有投资主体采取参股、联合经营等多种方式参与公共项目建设,推进陕西省公共项目市场化,势在必行。
2、陕西财政收支的现状分析。近年来,陕西省经济发展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与全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当滞后。2002年全省人均GDP(5523元)只有全国人均GDP的69%,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8位,财政状况在全国属于后列,财政赤字不断增加。1990年,陕西省财政收入411901万元,财政支出539062万元,赤字金额为127161万元;到2002年,财政收入为1502934万元,财政支出为4049114万元,赤字金额达,这三项指标分别为1990年的3.65倍、7.51倍和20.02倍。1997~2002年,陕西省财政赤字的环比指数分别为1.11、1.21、1.37、1.57、1.37和1.19,说明了从1997年开始,财政赤字增长的速度在逐年增大,最近两年才开始有所降低。财政紧张状况使政府对庞大的公共项目投资需求力不从心,公共项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从2001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省地方财政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为305.62亿元,分别为河南省和河北省的65,52%和66.21%,相当于广东省的1/3;作为陕西省最发达的城市西安,其2001年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数额仅为570元,分别为北京、上海、成都、武汉、乌鲁木齐的17.86%、20.05%、37.62%、74.68%和51.96%,与同类城市相比仍然差距很大。财政资金的不足,不仅限制了公共项目的建设规模,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3、国内非公有资本及外资投资陕西省公共项自的潜力。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活力的增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38.2%,预计到2010年,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将提高到55%左右;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手中也存留了大量的闲置资本。到200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为1995年的2.87倍,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1995年的4.18倍。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比较高,约40%的GDP形成储蓄,总储蓄率名列世界前茅。目前,据保守测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