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前急救中心理护理的作用的探讨
院前急救中心理护理的作用的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1年6~8月对88例患者在接诊救治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心理护理的经验。结果:该组救治的88例患者不良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甚至消失,对医护人员满意度高,配合医疗,原有疾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安全抵达医院,为院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结论:院前急救实施心理护理能稳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减轻疾病症状,有利于患者安全转运和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 院前急救;心理护理;患者;紧张;焦虑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a)-118-02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说明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有影响可以导致不同的症状。反之,内脏变化也可引起精神情志的变化,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是思,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所以,精神与情绪因素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故历代医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过去有观点认为急救患者病情紧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无须实施心理护理。现在随着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患者健康受损,生命受到威胁,躯体将要伤残时更需要心理护理来缓解其紧张情绪,度过危险期[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于2011年6~8月出诊救治患者8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6例,年龄在18~92岁。88例患者中外科52例,头面伤17例,颈椎骨折1例,四肢骨折30例,肋骨骨折兼气胸2例,内脏破裂2例;内科36例,急性心力衰竭4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冠心病10例,癔病2例,脑梗死4例,脑出血8例,眩晕症2例,糖尿病1例,农药中毒3例。
1.2 心理护理方法
1.2.1 急救人员未到现场前,电话稳定现场人员的情绪,指导其实施可能的自救
急性患者的家属因为医学知识的贫乏和突降灾难的打击,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2],往往惊慌失措、烦躁,一味地催促急救车,盲目的等待,不知道现场其实有一些简单措施可以自救,而且他们的负面情绪会使本来就紧张、恐惧、悲哀的患者更加感到无助、慌恐,加重疾病原来的症状。所以急救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应迅速携带急救药品、医疗器械、无菌物品等[3],随120急救车在3 min内出诊。途中电话联系报警者,首先告知家属,急救人员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但由于路程的原因,急救人员不能马上到达现场,希望他保持镇静,慌乱、一味地埋怨对救治患者毫无帮助,反而他的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 ,而患者的情绪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凡愤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不治之症”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战胜自己疾病充满信心和意志顽强的人,将有利于抗病能力的提高,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然后询问患者的情况,给予详细的自救指导。如外伤患者有活动性出血的用干净的毛巾、衣物等压迫止血,发生在四肢的大量出血可以在伤口的上方缚扎止血,有脊椎疼痛,肢体离断骨折的禁止活动患者,呕吐者清除口鼻腔异物,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呼吸困难者如果有吸氧设备及时吸氧,心脏病及时含服救心丸等,抽搐者不要强力按压肢体,和扒手指,以免弄伤患者,可以将小的干净毛巾塞入患者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及牙齿咬伤,用毛巾或软的衣物包住患者手指,其余部分塞进掌心,防止指甲弄伤手掌皮肤,注意保暖。指导家属自救的同时一定要安慰患者,使患者镇静、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待救援。
1.2.2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利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稳定患者情绪
患者在突然来临的疾病面前束手无策,在茫然无助的情况下视急救人员为救命的稻草,急救人员不能让患者失望,不但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表情要镇静严肃,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温和亲切,动作要迅速敏捷,各项急救操作技术要准确娴熟,使患者感到急救人员技术高超,值得信赖,对待他的疾病如亲人般急切、关心,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有了保证,进而对急救人员言听计从。但如果急救人员一到现场就满面笑容,患者会想“我都这么痛苦了,你还笑,对我的健康一点也不重视,没有同情心。”再如急救人员语气生硬,态度漫不经心,各项操作动作笨拙,患者心里自然会很失望,甚至气愤,对急救人员是否能使他的身体恢复健康就可能存在疑问,这些思想负担会加重患者的某些症状,降低患者抗争疾病的信心和斗志。
1.2.3 从现场转移患者到急救车的过程中,注意平稳、舒适、安全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经过现场的初步抢救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以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装施工风险危害清单.docx VIP
- 【国家标准】NBT 31008-2019 海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三类人员考试(项目负责人·B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docx VIP
- 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护理查房.pptx VIP
- 习题-9-能量代谢与体温.doc VIP
- 四大家鱼养殖技术规范(DB44-T 483-2008).docx VIP
- 下载PDF文件(1429K).PDF VIP
- 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细则_附件.doc VIP
- 中医治疗心悸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JB∕T 7175.6-2015 滚动直线导轨副 第6部分: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