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舜》刻画的中国上古英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舜》刻画的中国上古英雄   大舜的历史形象一直以来为人所称颂,以35集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大舜》为例进行影视文艺剖析,该剧以帝王题材影视作品视角,分析了舜个人生命史中的三个时空节点(出生地、成长地与死后安葬地)。英雄也有爱情,大舜与娥皇、女英的爱情故事和现代人一样炽烈,遂有舜妃与后世的湘灵神话。舜是成长于草莽部落并有曲折人生经历的英雄,其英雄故事影响深远,传播于海内外。   一、 大舜的历史形象   在中国北方,自宋金元时期开始形成稳定的“二十四孝”墓葬画像。排名第一位的是“舜子”,另外的孝子有人们所熟知的董永、郭巨、曹娥等。其中孝子大舜图像选取的是“耕于历山”的历史情节,例如山西省屯留县宋村出土的金代壁画墓中,“舜子”图即是一位戴黑幞头的男子,穿着圆领长袍,手持木棍,正在驱赶一头大象,辛苦耕田,空中有群鸟飞过,图像上方有“舜子”题记文字。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司村出土的宋代壁画墓中则是另外一幅相似场景:舜身穿黄色团领宽袖袍,左臂下垂,右手持杆行走在田地中,身前是一头野猪,身旁是一头大象,空中三只鸟在帮助他撒播种子,中间有“舜子行孝”四个大字。根据上述榜题与描绘画面,不难判断这都是表现大舜“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的古史情节。[1]   以大舜为题材的艺术刻画,比较有名的是:(1)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道以及山东各市广播电台陆续播出刘兰芳的《虞舜大传》(全200回)评书;(2)由中国音乐学院陈蔚女士执导,济南市歌舞剧院和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歌舞剧《大舜》(2011年10月26日在济南首演)。[2]在如何突破狭小的舞台空间上,如何从各种各样版本的传说中提取最有艺术价值和表现力的情节来重新塑造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文始祖“舜”[3],该歌舞剧都有很大的突破与创新。(3)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大舜文化研究会等共同创作的35集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大舜》自2011年11月16日在济南首次发布,历时4年,剧本易稿12次,2015年上半年在全国多家电视台公开播出。该电视剧以远古帝王大舜传奇曲折的一生为主线,穿插尧、舜、禹三代禅让,治理水患,开疆拓土,为民造福,成就一代伟业,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忠厚、仁爱等的精神品格。[4]尧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舜大义灭亲,大禹专注工作,对感情热情奔放,赢得美人芳心,无不突显古人优良品德。   二、 帝王题材影视作品视角   从建国之后影视创作历程来看,在“十七年”电影史中刻画的是被边缘化的帝王,“文革”期间表现是隐遁的帝王形象,改革开放之后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帝王形象重新复生,1993―2007年帝王形象展现“高蹈”的特征。总之,伴随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转型,帝王形象经历了由隐→显,从边缘→核心,从倍遭贬抑→屡受赞颂的转变过程。[5]刘贺(2010)[6]以帝王题材电视剧叙事为出发点,探究帝王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揭示帝王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徐月梅(2013)[7]以帝王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为主线,以帝王叙事主体为中心,探究中国情景之下帝王题材电视剧的受众接受和叙事传播形式,从而揭示帝王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文化价值。张祖群(2013[8]、2014[9])以典型的帝王题材电视剧《大秦帝国》为例进行两次剖析:一是认为这是一幕历史正剧,其言语如刀枪、曲美词工,剧中君臣、士子、侠女等角色构筑了一幅列国纷争乱世的将相英雄图谱;二是从艺术的角度还原轴心时代的东方法制本相,还原当下经济社会改革的法制趋向和大一统的历史本意。电视剧中前朝作为皇帝与朝臣“议事之地”,后宫则是众妃嫔争宠与帝王“云雨之所”。高慧(2015)[10]将视角置于帝王题材电视剧与后宫题材电视剧权谋文化的比较视野,别有一番天地。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诸如《大秦帝国Ⅰ》与《大秦帝国Ⅱ》《楚汉传奇》《汉武大帝》《大明宫词》《北魏冯太后》《隋唐英雄》《隋唐演义》《贞观之歌》《大宋王朝赵匡胤》《成吉思汗》《忽必烈》《传奇皇帝朱元璋》《江山风雨情》《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末代皇帝》等)如同镜像,中国人看剧如读史,镜像传播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传统政治与历史文化。在诸多电视剧中,帝王反复以“悲剧英雄形象”出现,非悲剧英雄形象的帝王则被排斥出镜,有识之士尖锐地指出:这样的荧屏生态失衡实则是加剧了帝王思想对民主思想的腐蚀,这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相背离。[11]针对电视剧中过于夸大帝王英雄的价值观念等现象,刘义军(2009)[12]批评认为:不能过度拔高任何帝王和英雄人物的历史功绩,不可在镜像叙事中过度渲染皇权观念和人治观念,不能忽略广大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不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