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高陵县耕地分等的研究
陕西省高陵县耕地分等的研究
[摘 要] 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采用因素法对高陵县耕地进行等别划分。划分结果表明:该县自然质量等别为十三等至十五等,利用等别为十五等至二十一等,经济等别为七等至十等,三个等别整体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相似。经过实地验证,该分等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可为准确量化和有效管理高陵县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地评估;耕地分等;因素法;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高陵县
农用地分等工作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重要基础工作。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农用地的质量和分布,不但有利于政府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生态相协调管理和科学利用转变,同时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耕地是农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农用地分等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具体方法的探讨上,如张凤荣对农用地分等中的关键计算方法的探讨[1]、袁天凤对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可比性研究[2]、王?h等对产量比系数求算方法的研究[3],汪松等基于回归分析的农用地分等应用研究[4],王令超等对作物生产潜力空间插值的研究[5]等,本文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6]对高陵县耕地进行了分等研究,对全面掌握该县耕地的数量及质量,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区概况
高陵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东与临潼区接壤,西与泾阳县相连,北与三原毗邻,南与灞桥区、未央区相接,西南与咸阳市渭城区为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6′16″―109°11′15″,北纬34°25′00″―34°37′30″之间。东西长20.5km,南北宽20.1 km,总土地面积286.77 km2。
高陵县下辖鹿苑、耿镇、泾渭、通远4镇和榆楚、崇皇、张卜、湾子4乡87个村委会,423个自然村,746个村民小组,57707户。县政府驻地鹿苑镇,距西安市区43km,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自然条件
高陵县地势平坦,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为357.5-414.0m,相对高差56.5m。地貌形态简单,主要是河流阶地,包括在不同的地质年代由泾渭冲积及风积形成的一、二级阶地和高漫滩地。泾河、渭河在本县马渡村汇合,泾、渭河以北地区是渭河、泾河冲积形成的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泾、渭河两岸为河漫滩地貌,在县内形成宽广的滩涂和沙洲。
高陵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寒、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春秋短、冬最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3.2℃,最热的7月份平均26.7℃,极端最高气温41.4℃;最冷的1月份平均-1.5℃,极端最低气温-20.8℃。无霜期212天。平均日照时数2247.3h,年总辐射量118.5千卡?Mcm2(生理辐射量占50%)。年平均降水量537.9mm。干燥度为1.56,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际间降水差异较大。≥10℃的活动积温4309.3℃,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
据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共有4个土类,8个亚类,16个土属,32个土种。主要有淤土类(包括灌淤土和河淤土,占总面积的59.4%)、垆土类(包括垆土、油土、垆土性土,占总面积的21.5%)、潮土类(包括潮土、盐化潮土,占总面积的6.9%)、黄土性土类(占总面积的4.4%)。
2、社会经济条件
2005年,全县总人口2.342×10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806人。其中:农业人口2.089×105人,占人口总数的88.1%;非农业人口2.53×104人,占人口总数的11.9%。农民年平均纯收入2840元,同比增长11.1%。2005年,高陵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方生产总值16.69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总产值19.16亿元,增长3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6亿元,增长91.9%。
3、土地利用
据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全县总土地面积28677.59hm2。其中农用地面积为20377.95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1.1%。农用地中耕地17982.21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1.8%,园地1489.2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2%,林地56.76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2%,其他农用地1115.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9%;建设用地5594.73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9.5%;未利用地2704.91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耕地中水浇地17535.71hm2,旱地96.03hm2,菜地350.47hm2。
二、研究方法
1、方法概述
高陵县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