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良短信传播现象剖析
不良短信传播现象剖析
一、不良短信的类别
黄色短信。“握着情人手,温柔随我走;握着小蜜手,美味如烈酒;握着野鸡手,刺激又颤抖;握着老婆手,左手握右手。”这是一条知名度很高的短信“段子”,在手机短信中这样带点“荤”的段子非常流行,转发率也很高。
于是有的拜节段子也开始打擦边球,给美好的祝福带上点黄色的遐想。如2004年端午节流行的一条短信:“想念你的微笑,回味你的味道,脱掉你的外套,露出你的美妙,控制我的心跳,压抑我的狂躁,想想我的需要,还是早点把你干掉……可爱的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至于有的短信则更加露骨,是赤裸裸的色情短信。我们常收到向你提供“某某非常笑话”、“成人笑话”的短信,让你回复订阅。这样的短信充斥着“高潮镇”、“裸跑比赛”、“色情电脑”等具有挑逗性的文字,还有“刚吃了伟哥”、“黄雀在后”等图片。
黄色短信是在2002年初出现的,有一批人以编黄色短信为业,更有一大批网站甚至是门户网站靠经营黄色短信来赚钱。这些黄色短信通过网络下载到手机上后,基本上都进行二次或者N次传播。夸张一点说,90%有手机的人都收到过黄色短信,60%以上的手机用户可能都转发过此类的黄色短信。①
诅咒短信。2004年母亲节的一条短信,给很多热爱母亲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愉快,因为他们收到了一条打着祝福幌子的诅咒短信。“这是一个古老的祝福咒语!今天就是母亲节,收到的人要在一天内发给7个人, 这样母亲将一生幸福,否则将终生恶运不断!”
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收到诅咒短信,大多会删去不理。但那天不少人都还是转发了这条短信,因为这是用母亲的幸福在做威胁。编写这条短信的人在母亲节那天肯定非常开心,因为根据短信内容提供方与通信运营商的协议,他可以按比例获得不少提成。
诅咒短信是不良短信家族中的新成员,在2004年出现并流行起来的。通常诅咒短信让你把该短信转发给N个人,你就会得到祝福,不然就恶毒地诅咒你。
编写人抓住了人们图吉利、免灾的心理。大多数人是为了某种商业利益让大家转发,也有一些人则是搞恶作剧。诅咒短信是不良短信中最为恶毒的一种,对付这种诅咒短信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删掉它坚决不要转发。
谣言短信。谣言短信就是通过散布根本不存在的虚假消息,引起群众的普遍恐慌,危害面往往比较大,发布谣言短信的人希望借此获利或是开玩笑取乐。
如2003年2月,通过短信广为流传的“剧毒农药番禺沉船”一度搅得人心惶惶。番禺群众误认为水源已被污染,大量购买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
同一时间,原本是治疗流感的处方药物“达菲”涉嫌恶意传播虚假信息,说“非典型肺炎是禽流感”,而自己则是治疗禽流感的特效药,利用谣言导致市民恐慌而拉动销售,牟取暴利。
从2003年4月25日起,广东部分手机用户收到有关“非典型肺炎”谣言的短信,内容为“中国卫生部告知:非典型肺炎突破1万例,五一节放假一天,请把信息转发给10个用户,您的手机账户上将获得188元话费,我刚试过是真的,快转发”等类似信息。到26日,广东全省手机用户转发此类谣言短信达213万多条。②
欺诈短信。2004年3月26日,家住武汉红钢城的小英(化名)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日本东芝电脑公司庆祝商品销售超亿,举行SIM卡电脑抽奖活动中,你中了二等奖,奖品为一套价值5.8万元的家庭影院。请你及时领奖。”小英拨通对方手机,一个男子在电话里说:“祝贺你中奖了,我们要对颁奖进行公证,你赶快给我公司汇580元的公证费。”小英按照对方要求汇去了580元。不久,该男子又先后3次以资料费、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等名义要求小英汇款。小英共被骗走1.2万元。③
欺诈短信的发布者往往以低价出售汽车和电脑、中奖、“六合彩”内幕信息等为诱饵,要求收到短信的人先支付定金、邮费或信息费,一些警惕性不高又贪小便宜的群众就容易受骗上当。“据我们的统计来看,有一半左右能上当受骗。至少都会咨询。”“我们在侦破案件当中,报案的是极少数。” ④也就是说,用手机短信确实骗到了钱,这是这类犯罪越来越有市场的重要原因。
不法广告短信。2004年5月19日,重庆一家事业单位的张小姐突然收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手机短信,对方在短信中向其推销枪支弹药、匕首刀具。
办假证的短信也是不法广告短信中的“主力”――“本公司代办各学府原版毕业证、身份证、户口本、房地产资格证、出国护照、车牌证、发票、刻章等证件,可公证上网,联系人×先生,电话号码××××××。”
这些不法广告肯定是无法出现在监管比较严格的广播电视或印刷媒体中,而目前对手机短信的监管比较难,所以它们就在手机短信中找到了生存空间。这种点对点的联系,对那些不法犯罪分子来说更为有效、安全。
这五种不良短信中,黄色短信、诅咒短信和谣言短信三者的生存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