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剖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剖析   100039解放军302医院      中药注射剂的现状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监查,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过敏性休克、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今年以来该药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大量增加。加上去年禁止使用的穿琥宁注射液,国家药监局已经对两种中药注射剂进行了封杀。   其实目前中药注射剂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非常突出:2001~2003年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涉及的品种和数量成倍增加,2001年涉及到152个品种,2003年涉及到663个品种,其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占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77.2%。如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就多达36种。从各类医学期刊反应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看,几乎遍及了所有中药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因为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停用;莪术油因导致肺炎、过敏反应严重而停用。   我国政府及药品监管部门对于中药注射剂带来的安全隐患相当重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曾先后通报了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穿琥宁、参麦、鱼腥草、莲必治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并对葛根素注射液的说明书作了修订。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上存在许多问题,一些中药注射剂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疗效等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以前多为口服的丸散膏丹或片剂、胶囊等),尤其是在缺乏科学与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手段,制剂工艺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制成针剂,应用时常出现过敏反应。   中药制剂上市之前都需要经过Ⅰ、Ⅱ、Ⅲ期长期的临床试验,应该说药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良反应都应该得以发现,但是一些研究机构急功近利的思想左右了临床试验的公正性,一些中药制剂经过短期验证,仓促上市,一些单位一窝蜂开发中药注射剂。某权威药械单位研究3种常用中药注射剂,结果显示,中药注射剂药品使用说明书所说的浓度在人体中都不可能达到,可是,药品却得到批准。   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注射剂像中药注射剂那样直接将天然原料药经过简单工艺制成,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上市;也未见到有效物质含量不低于总固体物70%(静脉用不低于80%)就能认可的注射剂;更未见有10多个由不同天然药制成、功能主治有别,而含量测定指标一样(如都测总黄酮)的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的缺点      中药制剂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①中药本身的特殊性:与化学药品相比,中药存在品种来源复杂多样,产地、采集、炮制和贮藏有差别,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质量控制困难等特殊性。②中药饮片质量难以确认:自古以来,中药基原具多原性,据统计,《中国药典》记载的药材,多原品种都接近30%,即使是一原性药材,也可因生长环境、年限、采收季节、采收时间、产地加工、炮制加工、贮藏条件等不同影响质量,而这些因素往往凭感官无法确认。③中成药质量难以确认。俗语说:丸散膏丹,神仙难认,何况有时患者讲不清服用药品的外观性状、厂牌、批号,以致无法查质量。目前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可控性不同,即使同一厂牌,同一班组生产的药品质量也未必一致。④成分复杂和作用多样性:每味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类、鞣制、醌类化合物、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生物碱、强心苷、挥发油等等,由于中药基础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很难确认中药注射剂发生何种化学反应。⑤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不完善:没有统一的成分含量测定标准和方法,原料药成分含量不定,注射剂含杂质、植物蛋白,尤其是注射剂某些成分在配置或放置过程中发生变化,制剂中的杂质与加入的助溶剂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过敏反应。      常见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首先是过敏反应,由药物与病人的异常性引起,与剂量无关,不可预测,这主要与药物本身的成分如中药有效成分多为大分子物质,其他成分也比较复杂和与制剂工艺有关。患者输液后不久,出现发热、寒战、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烦躁、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等表现;有的患者出现皮疹(荨麻疹、大疱性红斑样药疹、猩红热样皮疹、剥脱性皮炎等)、全身瘙痒。其他过敏反应涉及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例如引起肝功损害导致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   近年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      2000年国内主要医学期刊报道中药不良反应82篇,共计103例,其中中药注射剂共有65例,占所有不良反应的63%,其中穿琥宁注射液16例(该药已被国家药监局叫停),复方丹参注射液9例,双黄连注射液11例,清开灵注射液6例,脉络宁注射液5例,鱼腥草注射液4例,红花注射液2例,葛根注射液5例,参麦注射液2例,黄芪注射液2例,另外还有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当归寄生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复方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