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中狐意象象征意蕴浅述
唐诗中狐意象象征意蕴浅述
摘 要:唐诗中,狐不再是自然意义上富有灵性的动物,而是被诗人赋予众多文化内涵的象征物。唐诗中的狐意象意蕴丰富,既有祥瑞与高贵的光环,又有邪恶、蛊惑与多疑的阴影,体现出唐诗人对狐意象的多角度开掘和深层次把握。
关键词:狐;唐诗;意象;象征意蕴
自然界的万物向来是文人传情达意的载体,其中富于灵性的狐便是历代文学家青睐的对象,频繁出现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在文化典籍中,狐超越了动物本身的内涵,不再是流连山林间的小动物,而是被文人赋予了更多审美内涵的象征意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因此,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①典籍中狐意象即“这意义的表现”,其“意义”指狐丰富的象征意蕴。《全唐诗》中写狐的诗歌有150余首,诗人达90余人。从狐意象所体现的内涵来看,唐诗中狐象征意蕴有数端:
(一)祥瑞的象征
远古时代,狐作为部族图腾,具有神圣性。狐作为一种灵异神兽,被视为祥瑞象征的传说和记载,见于诸文化典籍。《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郭璞注云:“太平则出而为瑞也。”可见九尾狐出是太平祥瑞的象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狐的毛色、体形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中庸、尊卑、仁义的美德,于是古人便对九尾狐肃然起敬并加以崇拜,视其为太平盛世的象征,继而狐祥瑞之说在民间盛传开来。汉纬书《通帝验》云:“白狐,祥瑞兽也。”白狐、九尾狐的出现在封建帝王社会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古人认为社会太平,政治清明,国家一统,便会有白狐、九尾狐出来献瑞。
唐代,人们以狐为祥瑞的寓意依然存在。唐诗人在对狐意象的生发中,传达出中国民族意识中的祥瑞观。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中有洞庭龙君作《宴柳毅诗》:“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诗句中,“狐神”指狐仙,这里狐脱离了原本的兽性,演化为高居神坛的神灵之狐。陈陶的《古镜篇》:“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写晚唐时期沿海一带居民的凄惨生活,村野老人本应该安享晚年,但不得不星夜忙碌,连传说中的“瑞兽”神狐(犹灵狐)也哭号哀鸣。诗人深感在唐王朝大厦将倾之际,纵有神狐出来献瑞亦不能挽救国家颓败的运势。
(二)高贵、权威的象征
《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朱熹《集传》:“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狐裘,贵者之服。”从上述典籍可以见出,昂贵的狐裘,绝非是件普通的衣物,在古代社会中,它是贵族身份和高贵地位的象征。身穿狐皮袄的贵族阶层内部因等级不同,所穿的狐裘亦有差异,并作为礼法条文固定下来。《白虎通·衣裳》:
古者缁衣羔裘,黄衣狐裘。禽兽众多,独以狐羔,取其轻暖。而狐死首丘,明君子不忘本也。羔取其跪乳,逊顺也。故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狐苍,士羔裘,亦因别尊卑也。
同是身穿狐裘,依其颜色不同,可别尊卑。表面上,把狐裘作为权力和地位的标志,似是狐皮稀缺、珍贵的缘故。实质上,把狐裘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把狐视为人君之象的进一步发展。袁朗的《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诗:“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张九龄的《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两首诗中“狐白(裘)”均指用狐腋的白毛皮制作的衣服,借指高贵者。白狐皮是裘皮中的珍品,因狐皮毛颜色的稀有度,故“狐白(裘)”成为服饰中之精神象征与区别地位高下尊卑的标识。
(三)邪恶者的象征
光环之下亦有阴影。与先秦时期文化典籍中的狐意象相比,唐诗中的狐意象的光环继汉魏六朝后进一步暗淡,堕落为邪恶的象征物。东汉许慎的《说文》释狐:“狐,妖兽也,鬼所乘之。”《易林》载:“老狼白驴,长尾大狐。前颠却踬,进退遇祟。”从《说文》和《易林》两部典籍中可以见出,狐已被人们视作邪恶之物,认为其会给人们招来灾祸。有唐诗为证:
骆宾王《军中行路难》诗:“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诗中“封狐”借指恶人。崔颢的《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地迴鹰犬急,草深狐兔肥。”诗中“狐兔”喻坏人、小人。柳宗元的《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诗:“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诗中“狐鼠”即城狐社鼠,喻小人,坏人。杜牧的《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诗:“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诗中“狐威”喻爪牙的淫威。在诗中,诗人们把邪恶者“狐”卑鄙、丑恶的行径生动刻画了出来,表达诗人对假恶丑的憎恨和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狐意象邪恶的象征寓意使人忘狐为异类,见出了狐身上的灵性之光,为狐形象走向“人性化”进一步打下了基础。
(四)蛊惑者的象征
狐外形瘦长,面目妩媚,眼线较长,具有诱人的面部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1-8单元看拼音写词语(带答案).docx VIP
- T∕ZZB 1243-2019 66kV~220kV交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docx VIP
- 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与数据库建设.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5上1-8单元(全册)看拼音写词语(巩固复习).pdf VIP
- 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方案(3篇).docx VIP
- 07MR403 城市道路-护坡.pdf VIP
- BCAT_0001—2018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2018 207页.pdf VIP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docx VIP
- (最新2025)三方抵账协议范本工程款抵房三方协议范本6篇.docx
- 老年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