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送别诗艺术初析
唐代送别诗艺术初析
摘要:唐代诗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唐代的“送别诗”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诗风,而又独具自己本时代的特点。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感人至深。
关键词:唐代;送别诗;艺术特点
中国是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歌。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在那里,闪耀着数不尽的颗颗明珠。唐诗以其高度成就和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文明史上足以自豪的瑰宝。中国现代杰出诗人闻一多先生曾说:“一般人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诗。”
送别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生活中都会经常发生的事,离情别恨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也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又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特别是唐代,由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更使得“送别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以描写离别、送行为主要内容的唐代送别诗,可能不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但它却充分展示出人性的美好,人世间情谊的可贵。这些言愁悲别,慰人慰己的送别诗给人带来心灵的震荡.以其淳朴的真情美而打动人心。而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的人格追求等,又使得唐人的送别诗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引发离别的事由不同,但同样一往情深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社会,便有了分离。唐代自然也是如此。唐时经济繁荣,疆域广大,国内和国际交流频繁,所以人们的活动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都有机会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自己的家。所以,唐人送别诗的一个特点就是:送别的种类很多,涉及领域广泛,而且又都是一往情深。
1.亲人间的离别
孟郊的《古别离》、杜甫的《新婚别》写的是夫妻问的离别,那份别离的幽怨与痛苦,自是感人至深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和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则是兄弟间的骨肉分离,难舍之情溢于言表。而孟郊的《古怨别》、杜牧的《赠别》则极写情人间的缠绵悱恻。
2.友人、同僚间的离别
(1)送友做官或远征。写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友人入蜀》等。好友外出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还有也是送好友到外地做官的,但际遇不同,与前者相比,他们的友人或同僚却都是被贬的。这类诗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占了很大的分量。如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宣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感情深切而感人。送友人去远征的,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等,这些多是边塞诗人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2)送友远游。送友人去远游的,比之上面一类,会让人的心情轻松一些。也可能是诗人多半不愿把“柴米油盐”放在诗中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读不到多少他们为生计而四处奔忙的句子,更多的倒是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如杜苟鹤的《送友人游吴越》、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这些诗毫无悲酸之态,也不故作豪放语,意境高远,情深意浓。
二、表现手法多样,情深意长
1.直抒胸臆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至于“相送情无限,沾巾比散丝”,则更是把浓重的离愁别绪直吐出来而不假任何掩饰。
2.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虽然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其他方式表达出来。他们找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法宝。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景物在有情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送别诗中,诗人们送别时的眼前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的色彩。唐人的诗本就重情趣,重意趣,他们在表现“情”与“意”的时候,往往都要借助“景”或“境”,这一点在唐人的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唐人送别诗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
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