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剖析
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剖析
【关键词】外周静脉导管 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92-01
外周静脉导管是临床治疗的必要通道,PICC置管术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静脉导管感染相关性感染为主,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立足于近年来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念:PICC是血管内导管的一种,是指经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首选贵要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PICC-RI是指PICC导管留置患者发生的与导管相关原全身或局部感染的统称。
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已经整体成熟,关于其诊断、相关护理及治疗都有相当多的临床研究,总体而言分为三方面因素:导管因素、操作及护理因素、宿主因素及病原菌因素。导管因素可分为置管部位、导管材料、导管直径、导管腔数及外接导管连接装置、留置管时间等,操作及护理因素可分为:操作技术(熟练度及无菌原则等)、敷料因素及输注液体等;宿主因素主要涉及宿主免疫抵抗能力,与年龄、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
2、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1、导管因素
2.1.1置管部位:PICC 常规穿刺点位于肘窝下2横指处,黄石群等[1]发现穿刺点位于肘窝上4横指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穿刺点。选择不同的肘部静脉,静脉炎的发生率也不一样,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首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次之,最后选择头静脉。因贵要静脉粗、直、静脉瓣少,且在置管体位下是最直、最短的途径,而头静脉内静脉瓣较多,管腔由粗变细且高低起伏,置管过程中易损伤血管内膜或静脉瓣,同时可降低置管不到位的发生率。此外,导管末端未到达深静脉所致的药物化学刺激,也是发生感染的因素之一。
2.1.2导管材料:PICC 导管在插入静脉24~48 h后,便有纤维蛋白沉积于导管表面,并逐渐增多,细菌可以在其中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和抗菌药物的杀伤。材质优良的导管表面光滑,可以防止纤维附着,减少细菌粘附、生长的机会。理想的PICC导管材料是无血栓形成的、柔韧、光滑、能抵抗细菌和真菌、纤维蛋白黏附。导管材质按血栓形成下降的次序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氨基甲酸乙酯、硅胶。[2]
2.1.3导管直径:研究发现 :不同导管型号患者 PICC 静脉炎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型号大的导管占据血管腔的位置多,导管和血管腔的间隙相对狭窄,血流速度减缓;管径大,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相应增加,配备的穿刺针和插管鞘相对较粗,要求穿刺点大;同时管径粗,送管过程中,粗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程度要高于细导管,易引发机械性静脉炎[3]。
2.1.4导管固定:置管后导管的固定很重要.有报道提示将导管拉至与手臂垂直位置后增加导管进出的阻力,同时减少了手臂屈伸肌肉牵拉的影响.降低了导管脱管及进管的可能性[4]。用IV3000以穿刺口为中心无张力粘贴,体外导管呈s、P或u型状弯曲,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全部及连接器一半。导管固定稳妥后。指导患者正常活动,穿刺成功l周内放松术肢,避免肢体剧烈活动及肘关节、肩关节过度甩臂运动,减少肌肉运动对血管壁的挤压,同时减少局部血管受导管的摩擦,避免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2.1.5导管通畅:导管堵塞主要与输注静脉高营养、血液制品等致血管血栓形成、患者自身粘稠度高、封管不正确、冲管不及时或不彻底、剧烈咳嗽或用力大便后上腔静脉压力增高后导管反血等有关,输注高粘度大分子药物时,q4h冲管一次,封管应采用正压脉冲式,用福来喜10ml预充式导管冲管或用20ml浓度为50u/ml的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减少堵管的机率。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大便后上腔静脉压力过高等因素,若见管腔内反血,及时冲管,若管腔内积血时间过长,应先回抽确定无血栓后再予冲管。
2.1.6导管腔数及外接导管连接装置:花天放[5]报道,输液系统内的污染直接来自于插管连接处及输液三通处的污染,在输液系统内如增加1个装置,污染发生率为0.4%,增加2个装置,污染发生率可达1.5%。因此,选用单腔导管、减少不必要的间接装置能有效减少PICC感染的发生。
2.1.7留置管时间: 留置时间越长 ,感染发生几率越高。INS 推荐可放置一年。研究报道[6] ,在有适当护理措施保护下,PICC留置时间可达249d 。
2.2、操作及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神经发育》课件.ppt VIP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pptx VIP
- 在绿色计算背景下算力调度的优化问题和技术探究.docx VIP
- 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2006-2010年).pdf VIP
- _第14课中国古代美术巡礼(一)课件+2025-2026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pptx VIP
- 礼仪学礼仪概述.ppt
- 学前比较教育第四章意大利的学前教育.ppt VIP
- T_CITS 233-20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DRIVEWINDOW使用指南 自动化技术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