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神经科医生角度看眩晕.眩晕诊治面临两大主要任务田军茹. 眩晕诊治的进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2):1335-7. 眩晕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眩晕/头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古联, 等.中医院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广西医学. 2008(11):1771-2.周丽萍. 眩晕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9(18):31-2.邱峰, 等. 605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11(3):180-2.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候,是各医院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一在一个基于老年人的调查中,眩晕占头晕的比例高达56.4%许多研究报道,眩晕影响到20%~30%一般人群。史玉泉教授报道国内人群眩晕患病率约为0.5%,占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5%~10%,住院患者的67%。中国江苏 ( 2005) WHO 防聋项目显示, 眩晕在过去1 年内总的患病率为4.1%( 全国标化患病率3.4%, 江苏省为3.6%) 。眩晕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老年患病率更高眩晕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女性较男性更易感眩晕,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德国的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患病率是年轻人的3 倍,1 年患病率男:女= 1:2.7。中国江苏研究表明, 眩晕的患病率从10~ 19 岁年龄组的0.5%增长为60 ~ 69 岁年龄组的7.8%, 男( 2.8%) , 女( 5.3%) 。各种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vis等研究显示:眩晕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 70岁年龄组患病率为33.3%, 85 岁以后上升为50%伊海金, 等. 周围性眩晕外科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6):426-9.周丽萍. 眩晕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9(18):31-2.眩晕/头晕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增加患者的负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眩晕/头晕均会导致病人出现不能工作[病假]、日常活动障碍和惧怕出行等,干扰正常生活,甚至有时造成意外或危及生命。其中以眩晕病人受到的影响更大[建筑工/司机/高空作业者]眩晕/头晕患者较无眩晕/头晕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低眩晕/头晕的发作率与个人保健医疗负担相关。Neuhauser HK, et al. Burden of dizziness and vertigo in the community. Arch Intern Med. 2008 Oct 27;168(19):2118-24眩晕发作时的主观感受前庭vestibular精神代谢psychiatry/metabolic神经性neudologic心血管cardiovascular田军茹. 眩晕诊治的进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2):1335-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等.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5):369-74.神经科头晕病因复杂,包括多种疾病收集2006 年10月—2010 年5月之间在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头晕患者,共纳入605例,旨在提高神经内科医生对头晕的常见病因的理解及诊断与治疗水平。邱峰, 等. 605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11(3):180-2.眩晕诊断流程只有明确诊断,治疗才有方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等.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5):369-74.倍他司汀有效治疗多种眩晕,存在剂量依赖性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I(后循环缺血)、 MV(偏头痛性眩晕)各30 例,分成2 组,分别给予倍他司汀6mgX3天或12mgX3天,观察量- 效关系。研究旨在了解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内耳缺血性眩晕的疗效。研究结果示:甲磺酸倍他司汀对BPPV、PCI、MV等与内耳低灌注有关的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表现出量效关系。DHI评分为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吴子明,等.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 2008;23(5):271-3.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应用指南BPPV 是眩晕门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约占1/ 3~1/ 4 为了治疗伴发的恶心、呕吐症状,或者患者以往发作时较为敏感,为了防止体位试验和复位时呕吐的发生,可以预防性给予前庭抑制剂。患者在初次就诊后进行自我复位治疗(Brandt - Daroff练习) 的疗效优于前庭康复的疗效Bhattacharyya N, et al.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8 Nov;139(5 Suppl 4):S47-81. 吴子明.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BPPV诊疗指南介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