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海洋捕捞生产安全问题初步剖析
福建省海洋捕捞生产安全问题初步剖析
福建省海洋捕捞业发展很快,但近年来发生很大变化,2000年全省渔船52718艘、64万总吨、172.5万KW,其中捕捞渔船37733艘、55.85万总吨、152.27万KW比1985年捕捞渔船增加 38.4%、吨位增90.9%、功率增 174.8%,海洋捕捞专业劳力22.41万人。多年来由于重生产轻管理,渔船发展无序,许多安全隐患在渔村经济体制改变后明显地暴露出来,沉船伤亡事故频发,急需引起各级政府严重关注。我省海捕渔船安全隐患主要有自然条件、渔船设备、人员素质、管理等四个方面原因。
一、自然因素
我省闽东、闽中、闽南――台浅三个渔场都处于台湾海峡及南北啦叭口海域,海峡的狭管效应作用加快了大气环流,造成大风频繁、流高流急,是国内著名的大风区。据气象部门统计,我省沿海6级以上大风年均100天以上,连江北茭达197天。东北大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特别是小范围局部海域的阵风很厉害,常是沉船的杀手。福建又是台风袭击的主要省份,据统计每年平均有2个台风正面袭击,所以风灾是我省渔业的大患。
台湾海峡又是南北航运的主要航道,冬春季节海上多雾,渔船夜间在航道上锚泊无人值班很危险,极易发生被大型货船撞沉事故。福建的渔场并不开阔,东有台湾军方干扰、北受浙江限制、南海渔场不同意我省渔船越界生产,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使许多大功率渔船失去东海外海的生产渔场。近海鱼类资源日益减少,不少渔船冒险靠近台湾本岛生产,每年都发生被台湾炮艇抓靠、殴打、渔具设备鱼货甚至渔船被没收的事情,严重威胁我省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渔船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洋捕捞突破外海七级大风、深水、粗底、鱼类分散等技术瓶颈,当时渔船经济效益普遍好于大农业的其他行业,许多原来不涉海农村也纷纷投资造船捕鱼,一时私营船厂、沙滩船厂大量上马,并在地方保护政策下发展经济,无证造船现象普遍。按国家有关规定,捕捞渔船必须具备三证即: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但我省渔船三证持有率低,据2000年调查拖网围网渔船持有捕捞许可证率为73%、定置张网渔船持证率才30%、刺钓渔船为37%、其他渔船仅15%。而主机功率在15KW以下渔船则有1.4万艘无证,全省各类捕捞渔船总的捕捞许可证持证率为38%。这些渔船不仅违规生产,而且沙滩造船的质量成问题,是安全的很大隐患。从船令来看,按农业部《渔业船舶报废暂行规定》渔船的报废船令为:小于24米的钢质渔船为16年、大于24米的钢质渔船20年。小于12米的木质渔船为13年、12~24米为18年、24米以上为20年。2000年全省渔船普查表明,功率大的渔船旧船多超令多,在大于440KW的246艘拖网船中有142艘是超令旧船占58%,在大于293KW的1000艘渔船中有456艘渔船船令不清,这些渔船多是转手买来的旧船,建造年份无从查明许多已超期服役。功率大的渔船旧船比例相对较大,全省超令捕捞渔船2281艘、船令不清的旧船1649船,两者合计占捕捞船数的10.4%。超令服役也是安全的大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发展外海捕捞,从省外国营渔业公司购进相当数量的大功率旧渔轮,都已超令服役安全性能很差。
此外,小渔船发展太多,据统计全省功率小于14KW的捕捞渔船有1.8万艘,占总捕捞船数一半。这些小船许多是连家船,设备差、劳力少、抗风力低,均在沿海及港湾内从事小刺网、小钓、小张网、小笼捕等作业主捕小鱼蟹,一方面对鱼类资源幼体伤害大,另一方面组织差不好管理,常在繁忙的航道上作业,安全存在许多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海洋捕捞收入差,渔船常不能正常进行大中修和定期维护保养,许多先进导航设备没有添置,船用雷达的配备率很低,有的坏了也没有修理,夜间航行、雾中生产都有危险。海洋捕捞技术的科研更是被忽视,造成渔业技术跟不上实际情况发展变化,有的渔船功率加大了,但机械化程度差。例如目前灯光围网到外海生产,水加深了、网加大了,机械设备不能解决仍靠人力来收网,一艘长度38米左右的渔船上聚集了40~50个劳力,生活和生产都非常艰巨,根本谈不上什么救生设备和条件,一旦出事故后果不可想象。
三、人员因素
多年来捕捞收入减少、出海艰辛且风险大,沿海渔村年青一代弃渔转业普遍,海洋捕捞业后继无人,特别是职务船员严重短缺,出海渔民老龄化严重。时代在发展,科技在渔业中应用均需要年轻人来接班,而渔船的小型化、渔民的老龄化,对需与大风浪为伍的捕捞业是个严重的考验。由于出海劳力的短缺,大量的内陆民工被雇佣加入到海捕的队伍中来,这些人多是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省份的青年农民工,大多数没有出海经验,许多未经培训就充实到渔船上当船员,这些民工根本不能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