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挖潜方向初析
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挖潜方向初析
摘 要:随着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大部分蒸汽吞吐开采的稠油油藏已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果逐渐变差,普遍存在高周期、高递减、高含水、高成本、低地层压力、低油汽比、油井出砂等问题。在热采稠油优质储量严重不足和某些区块蒸汽驱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积极寻求有效途径,以改善高轮次吞吐的开发效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成熟工艺挖潜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稠油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稠油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稠油油藏;稠油开发;技术挖潜
1.滨南油区稠油油藏概况
1.1油藏概况
滨南油区稠油油藏处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以及东营凹陷与滨县凸起之间的过渡带上,主要包括单家寺稠油油田和王庄稠油油田,至2010年12月共探明含油面积46.1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512.73×104t。自1984年10月单二块试验区蒸汽吞吐投产以来,目前已投入开发区块有单家寺油田的单2块、单10块、单6块和单83块、单83-014块及王庄油田郑36-41块、郑14块等块动用含油面积33.69Km2,地质储量10400.7×104t,开发层系为馆陶组、东营组、沙一段和沙三段。
1.2开发中后期存在问题
1.2.1蒸汽吞吐效果越来越差
油井高轮次吞吐后,井底附近出现高含水饱和度带,剩余油饱和度较低,越来越多的注入蒸汽用来加热井底附近的高含水饱和度带,而用于加热井间原油的蒸汽量越来越少,热效率降低,开发效果变差。
1.2.2油藏边底水活跃,水淹日益严重
单家寺稠油油藏单二块沙三段、单10块东营组和沙一段具有活跃的边底水,油水体积比高达1:9以上。高轮次吞吐后,地层亏空大,压力低,边底水水侵加剧。
1.2.3大规模推广蒸汽驱工艺时机不成熟
单83块自2006年汽驱以来,蒸汽驱替在纵向和平面上都存在不均衡性;单56块由于原油黏度大、井距小等原因,汽窜频繁,严重影响了驱替效果。
2.稠油工艺技术
2.1蒸汽添加氮气吞吐工艺
王庄油田蒸汽吞吐生产173口井,有低效井38口,其中注汽质量好但周期生产效果差(周油600t)的有14口,目前单井日液2.6吨,日油1.6吨,含水38.5%,开发效果差。蒸汽添加氮气吞吐工艺,可有效地提高地层能量,从而改善蒸汽吞吐效果。
2.1.1氮气与驱油有关的性质
1)在常用的注入天然气和非烃类气体的采油方法中,氮气的压缩系数较大,它的压缩系数(0.291)是CO2的3倍,也比天然气和烟道气的压缩系数大。所以,较大的膨胀性有利于驱油。它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其原因是氮气的临界温度较低。
2)氮气在淡水和盐水中的溶解性都很微弱。CO2和天然气比氮气易溶于水,该特性对于注氮气保持油藏压力开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在相同的油层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氮气的粘度比CO2和天然气都低,在压力接近6000psi时,氮气和甲烷的粘度较近。这一特性有利于重力驱的气顶油藏注氮气开采。
4)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氮气的密度比小,比甲烷的密度高,但比其他烃类气体的密度低得多。一般情况下,氮气的密度要低于气顶气的密度,这一特性有利于注氮气重力驱替和开发凝析气田。
5)氮气的地层体积系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均匀地下降。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的体积系数要比CO2和烟道气的体积系数大;注入相同体积的气体,氮气可驱替更多的油气,因而注氮气比较优越。
2.1.2注氮气开采稠油机理
在稠油注蒸汽吞吐热采方法中,将一定比例的氮气随着蒸汽一起注入到油层,可以扩大蒸汽及热水带的加热油层的体积;同时,在重力分异作用下,地层中的氮气会进入油藏构造的较高部位,形成次生气顶,可以起到驱油的作用;氮气与原油中蒸发出的轻组分形成混相,具有混相驱作用;氮气的导热系数低,可作为隔热剂,注入到油套环空中,减少蒸汽热损失。
驱油试验表明,在60℃温度下,水驱残余油饱和度为40.2%,而水和氮气驱替的残余油饱和度为26.5%,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幅度达13.7%。
2.1.3注氮气油藏适宜条件
互层状油藏优于块状油藏,薄油层增产幅度大于厚油层,原油粘度小于20000mPa.s,油层渗透率(10-3um2)500-3000,Kv/Kh0.2,净总厚度比0.3,含油饱和度50%。
2.2热化学整体复合吞吐工艺
研究实验表明要减缓高轮次吞吐阶段的递减,必须采用热化学法辅助注蒸汽开采技术,以提高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化学复合强化热采助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稠油粘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增加储层能量、扩大蒸汽波及体积,达到提高稠油油藏?_发效果的目的。
下步开展热化学整体复合吞吐先导试验,研究形成注蒸汽+N2(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蓝海华腾VA-H系列伺服驱动器 用户手册2.0.pdf
- 国家法定41种传染病大全(就诊科室、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方法等)及防护措施.doc VIP
- GB50877-2014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docx VIP
- T_CECWA 2001-2023 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docx
- 8.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路基工程宣贯讲义.ppt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pptx VIP
- 2025年辽宁省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docx
- 国标GB_T 43388-2023《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实践.pdf VIP
- 厂房租赁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