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之白华瞿秋白和杨之华纯爱与坚守
《秋之白华》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纯爱与坚守
情书、印章、金别针……这些珍贵的爱情信物,都完好地保存在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中。瞿秋白与儿时好友、后来也成为著名革命党人的张太雷、恽代英并称为“常州三杰”。
秋自人物小传
瞿秋白(1899.1-1935.6),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书生领袖的真与纯
瞿秋白是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既是坚定的革命者,同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然而瞿秋白留给后人的,却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背影,一个是作为文弱书生的瞿秋白,一个是作为革命烈士的瞿秋白,他曾试图以文化救国,参加五四运动,接受社会主义熏陶,远赴苏俄“辟一条光明的路”,年仅28岁即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瞿秋白是最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领导过多次工人运动,不顾严重的肺病,日夜不歇地为中国革命奔走呐喊。瞿秋白开创了很多个“第一”他是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丰采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英特纳雄奈尔”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他创作的《赤潮歌》是第一首歌颂工农革命的歌曲;1925年,瞿秋白在长海创办了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与此同时,瞿秋白还是为中国读者系统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
瞿秋白一生经历了从文学到政治,又从政治复归文学的历程。从1931年5月至1934年1月,瞿秋白是左联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他和茅盾,彭雪枫、鲁迅等人共同纠正了左联早期的过“左”倾向,创办了以创作为主、并兼有非左翼作家作品的刊物《北斗》,同时拥有了《申报?自由谈》这块阵地。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夏衍向电影界进军,田汉介入了唱片公司,他把一批导演、演员和有较高艺术成就的老影人,团结在左联的旗帜下,拍摄了一大批进步影片。他参与了11月决议的起草,用正确的指导思想保证了左联的健康发展,在编办报刊实践和新闻理论建设两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左联短短的3年里,瞿秋白以天才加勤奋的创造性劳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起了一座座丰碑。瞿秋白见证了《子夜》的诞生。鲁迅曾手书“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相赠瞿秋白。1935年,瞿秋白被捕就义,临终前写有《多余的话》。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抱病编辑了他的译文集《海上述林》来纪念他。
一个领袖的布尔什维克式牺牲
当瞿秋白与鲁迅从事左翼文学运动取得辉煌成绩时,又被“左”倾分子打成“阶级敌炎在党内的应声虫”,被驱赶到中央苏区担任一个闲职。当中央红军太撤退时,瞿秋白竟被“左”,倾分子当作包袱甩在即将沦陷的绝地。瞿秋白被国民党军俘获。国民党军多番劝降他却坚持不降,最终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这位瘦弱的书生领袖在就义之前,显示了他作为共产党人极其刚硬的一面。1936年6月18日早晨,瞿秋白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F@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那一年,瞿秋白年仅36岁。
瞿秋白与杨之华的浪漫传奇
瞿秋白经历两次婚姻。瞿秋白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剑虹。1923年,两人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瞿秋白在政治上命运多舛,但在感情生活中,却是个非常有情调的人。除了政治家的身份,瞿秋白还是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诗词歌赋无所不通,还对昆曲、篆刻颇有研究,偶尔闲暇,他甚至还教王剑虹和丁玲绣花。白天,瞿秋白把花画在棉布上,晚上,王剑虹和丁玲绣好瞿秋白在绣好的花旁题写诗词。在《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中,曾有过这样一段偶像剧般的描述:瞿秋白和王剑虹来到丁玲的小房间,把电灯关掉,只有炉火的光从炉子盖上一圈小孔射向天花板,像一朵花的光圈,微明闪烁,给屋中增添了美妙的气氛
?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瞿秋白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第二任妻子杨之华的出现,让瞿秋白的感情生活重现光辉。这便是电影《秋之白华》所描写的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故事。
在与杨之华的婚姻中,瞿秋白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说起来,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结合,颇有一番传奇色彩。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当地出名的美人,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杨之华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音乐,但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夫妻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