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论文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上).doc
学论文-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
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上)
。 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將周海門作爲羅近 溪的弟子而歸入泰州學案,海内外研宄者歷來皆沿襲此說 並未深究。本文以各種相關原始文獻爲據,詳細考證《明 儒學案》中周海門學派歸屬的失實。指出無論從地域、思 想傳承還是自我認同來看,周海門都應當作爲王龍溪的弟 子而歸入浙中王門。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分析了黃宗 羲在周海門學派歸屬問題上有違學術客觀性的原因。依本 文之見,黃宗羲撰寫《明儒學案》時面臨思想界批判陽明 學爲禪學的巨大壓力,將周海門作爲羅近溪弟子歸入泰州 學派,目的即在於盡可能劃清浙東陽明學與禪宗的界限, 維護前者的聲譽。黃宗羲的做法不僅扭曲了周海門的學派 歸屬,更割斷了浙東陽明學由王陽明一王龍溪一周海門一 陶望龄等人的傳承線索。由於《明儒學案》早已成爲治明 代思想史尤其儒學史的基本文獻,其學派劃分也歷來被研 究者以爲依據。因此,有必要充分反省並檢討其中的問題 使現行的研究不至因前提或出發點上的問題而窒礙難通、 漸行漸遠。
關鍵字:周海門,《明儒學案》,黃宗羲,泰州學派, 浙東陽明學
雖然嚴格而論,黃宗羲並非以「學案」這一名詞作爲
學術思想史撰寫體例的首 ,[1]但以《明儒學案》作爲 第一部較爲完整、客觀的學案體學術思想史,則是目前學 界基本上一致接受的。[2]而正是基於這樣的看法,《明儒 學案》已成爲治明代儒家思想的必備基本參考書。除非專 題性、個案性的深入研究不得不依據第一手的原始文獻之 外,一般對於明代儒家思想的研宄甚至大都以《明儒學案》 所選錄的思想材料作爲直接的文獻根據。即使不滿足於僅 以《明儒學案》中所錄的材料爲據,在進行有關明代儒學 的各種類型的研宄過程中,也幾乎無不以黃宗羲在《明儒 學案》中所做的學派劃分作爲明代儒學的基本面貌。因此, 《明儒學案》的學派劃分便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上爲我們現 在的明代儒學研宄預設了一種結構性的前提。不過,我們 需要反省到的是:如果《明儒學案》的學派劃分較爲客觀, 或至少大體上接近歷史的原貌,那么,這種結構性的前提 則是在實際上爲我們進一步研究的開展預先鋪設了合理的 軌道。但假如《明儒學案》的學派劃分本身便存在著失真
的問題,那么,這種結構性的前提則顯然會構成一種前理 解的結構性限制,若無自覺並加以超越,由之出發,無疑 會被誤導而愈行愈遠,無法對學術思想史予以相應的瞭解 和把握
儘管歷史上不無批評,認爲黃宗羲亦不免門戶之見, [3]但就學術思想史自身的標準來說,《明儒學案》首先在
思想材料的甄選上相當可靠與精當,在學派的劃分上也大 體上能夠較爲客觀地反映出有明一代儒家思想的基本面貌。 這也是長期以來它之所以會成爲明代儒學研究必備參考資 料的原因所在。黃宗羲本人亦頗以此自詡。[4]然而,這並 不意味著《明儒學案》在人物學派歸屬的劃分上沒有問題。 事實上,我們發現,《明儒學案》中對於周汝登學派歸屬的 劃分,完全背離學術思想史的實際。並且,這種背離並非 源自黃宗羲對情況的不瞭解,而應是黃宗羲的有意安排。 此外,較之其他一些有可能引起討論的類似問題,這一例 人爲的誤置,更不只是一個無關宏旨的行爲,它實際上反 映了黃宗羲在當時歷史情境下撰寫《明儒學案》一書的基 本考慮和用心。由於該問題一直未經反省,以致于在周海 門的學派歸屬上,學界對黃宗羲之說的因襲,早己成爲研 宄相關問題的前提性限制。因此,以下本文就根據第一手 的相關原始材料,首先對周海門的學派歸屬問題予以澄清, 進而從檢討《明儒學案》的相關問題出發,揭示黃宗羲在 《明儒學案》中爲什么要對周海門的學派歸屬做出這種背 離思想史本來面目的處理。
明代思想史的内容異常豐富,僅就儒學而言,的確如 黃宗羲所謂:「牛毛繭絲,無不辨晰,真能發先儒之所未 發。」[5]但與之不相稱的是,單單有關明代中後期的陽明
學,深入的個案研宄依然相對薄弱。王陽明第一代傳人的 研宄尚不能算是充分,至於第二、第三代影響所及的人物, 則更是有待開發檢討。[6]以周海門爲例,迄今爲止尚鮮有 專著或專論性的研究。[7]因此,即便在專治中國哲學史、 思想史的圈子中,周海門恐怕仍然未必是個衆所周知的名
關於周海門,黃宗羲在《明儒學案》卷三十六中將其
列爲〈泰州學案五〉之首。而〈泰州學案五〉共列三人, 海門之後爲陶望龄、劉墙。劉搞是海門的弟子,陶望龄不 僅與海門交往密切,而且其學多得自海門,雖或尚未稱門 人弟子,與海門的關係亦總在師友之間。[8]因此,整個 〈泰州學案五〉實可謂爲海門開出。那么,爲何將海門歸 爲泰州一脈呢?我們先看看黃宗羲的交代:
周汝登,字繼元,別號海門,嵊縣人。萬曆丁醜進士 擢南京工部主事,曆兵、吏二部郎官,至南京尚寳司卿。 先生有從兄周夢秀,聞道于龍溪,先生因之,遂知向學。 已見近溪,七日無所啓請。偶問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