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学分析
湖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学分析
摘要:为了制定有效的奶牛乳房炎防制措施,从病原菌分离、鉴定、耐药性研究等方面,调查了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并研究了奶牛乳房炎的疫苗防控措施。细菌鉴定表明,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87.1%(54/62);其次是各类杆菌占12.9%(8/62)。药敏试验显示多数病原菌对3种以上的乳房炎常用药物具有耐药性。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耐药性;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2-008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2.023
Abstract: 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cow mastitis pathogens. The following aspects were contained: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e test of pathogenic bactcria of cow mastitis. The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mainly pathogen were Staphylococci and Streptococci(87.1%),followed by all kinds of bacillus(12.9%).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showed that most pathogens were resistant to common mastitis drugs.
Key words: cow mastitis; pathogen; tolerance;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多发病之一,也是奶牛发生较频繁和较昂贵的疾病之一,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有关文献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50亿美元[1]。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细菌、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以细菌性病原微生物为主。在中国现有奶牛群中,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为9.7%~55.6%,隐性乳房炎阳性率达到61.0%~79.6%[2]。中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更严重。有报道称,中国每年由乳房炎导致的奶产量下降的损失达到1 200~3 600元/头以上,占乳房炎总损失的69.0%~80.0%[3]。奶牛乳房炎的发生除因病原微生物感染外,还与各地区气候环境、畜舍环境、管理措施、奶牛自身以及遗传因素有关。中国对该病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另外,国家卫生部门对鲜奶的药物残留有严格的控制标准,而临床用药又极易导致鲜奶中药物残留超标。这导致临床用药受到限制,并且病原菌耐药性增强、抗原变异、血清型复杂等因素,综合导致奶牛乳房炎难以控制。
目前,奶牛乳房炎的防制仍然以加强管理、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等措施为主。为了使防制措施的效果更加显著,必须对病原的流行病学、耐药性、生物学特性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因此,开展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分析和防控研究,为该病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并为新型防制方法研究提供生物学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奶样
从武汉周边地区奶牛场采集奶样126份。采集奶样前,先用温水清洗乳头及乳房,擦干,弃除头三把奶,用灭菌的7 mL离心管收集约5 mL牛奶,做好标记,立刻置于冰盒中储存,48 h内送至实验室进行病原菌分离。
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LB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TSA培养基和TSB培养基;无支原体新生牛血清购自GIBCO公司;生化鉴定用微量发酵管和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试剂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3 方法
1.3.1 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 将无菌采集的样品用接种环直接划线接种于TSA培养基(含5%新生牛血清)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 ℃静置培养12 h。挑取典型菌落,线接种于新的TSA培养基。挑取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初步鉴定细菌特征。如果镜检发现菌落不纯,可再次挑取单菌落划线培养,直至纯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为演示文稿添加效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合集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职物理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DB21∕T 2449-2015 地理标志产品 西丰柞蚕丝.docx VIP
- 《居住空间设计》中级-多选230题(答案版).pdf VIP
- 智慧树 知到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2024最新版)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5年菊花种植市场调查报告.docx
- 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300道.pdf VIP
- 外墙保温及涂料施工方案样本.doc VIP
- 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附着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