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硬化肠道细菌移位与多器官功能损伤、肠黏膜免疫异常的初步探讨-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论文
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 2012 届硕士研究生论文
PAGE
PAGE 10
肝硬化肠道细菌移位与多器官功能损伤、肠黏膜免疫异常的初步探讨
消化内科 研究生:胡艳艳 导师:周力 刘苓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肠道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 BT)与多器官组织病理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及肝硬化 BT 与回肠黏膜 CD3、CD4、 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关系。
方法:40 只雄性 SD 大鼠,鼠龄(3 月左右),体质量(250 ± 20)g。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10 只),肝硬化模型组(LC 组,30 只)。肝硬化模型组采用改造的复合病因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将肠系膜淋巴结 匀浆进行细菌培养,以细菌培养结果分为 BT 阳性组和 BT 阴性组;留取股动脉 血检测肝肾功能及血氨;行肝、肾、脑及回肠组织病理学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 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IHC)方法检测回肠黏膜组织 CD3、CD4 及 IL-1β的表达。
结果:成功复制了肝硬化大鼠模型。NC 组大鼠未发生细菌移位;LC 组大鼠细菌 移位率为 69.23 %,其中大部分为大肠埃希氏细菌(88.9 %)。BT 阳性组血清白 蛋白显著低于 BT 阴性组(P 0.05)。BT 阳性组血氨水平显著高于 BT 阴性组(P
0.05)。与 BT 阴性组比较,BT 阳性组有更为显著的肝、脑及回肠组织病理改 变。BT 阳性组回肠黏膜组织中 CD3、CD4 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BT 阴性组回肠黏膜组织中 CD3、CD4 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及 BT 阳 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BT 阳性组回肠黏膜组织中 IL-1β表达高于 BT 阴性 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BT 是肝硬化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发生与肠道屏障功能减弱、明显的 肝功能减弱、潜在增加的发生肝性脑病的可能性相关。细菌移位诱导肝硬化大鼠 局部肠黏膜免疫屏障的显著活化状态,进而可能参与加重肝脏损伤和并发症发生 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关键词:肝硬化;细菌移位;肝性脑病;肠黏膜免疫;CD3;CD4;白细胞介素
-1β
前言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 形成为病理特征。患者常死于内毒素血症、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因此预防和 控制肝硬化并发症是治疗肝硬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
近来的研究表明,细菌移位是全身并发症的根源[1],肠道菌群和 BT 在肝硬 化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事实上,许多肝硬化严重的并 发症,由 BT 引发或加剧,包括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以及肝功能 衰竭[3]。BT 是指肠道内细菌或细菌产物如内毒素转移至非正常的部位如肠系膜淋 巴结(Mesenteric Lymphonode,MLN)或门静脉系统,进一步转移至远离肠腔的 其他组织器官,表示正常的宿主和菌群之间的平衡被破坏。
当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肠道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肠道菌 群在肠道黏膜和全身免疫系统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正常情况,细菌移位至 MLNs 是一种生理性的重要免疫功能,可对机体经常保持免疫刺激,对免疫系统 非常有利,侵入的微生物可以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所清除[4]。“病理性”BT 与细菌 播散或局部/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决定 BT 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肠黏膜免疫 [5]。肠黏膜免疫屏障主要由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构成。GALT 由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皮氏小结(Peyer’s Patches,PP)和肠系膜淋巴结组成[6],它们在防止细菌粘附及移位方面起重要作用。
肝硬化发生 BT 患者或动物模型,肝、肾、脑等多脏器损伤与 BT 的相关性 如何,这种组织和功能损伤在肝硬化的病理机制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及肠黏膜免疫 屏障在 BT 的发生中有着怎样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目前国内外对细菌移位与 多器官组织病理功能变化及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研究尚不多。我们采用复和因 素法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并通过对大鼠的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培养确定有无 BT,分析 BT 与肝脏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及功能损伤的关系。并应用免疫组化方 法,分析模型大鼠末端回肠黏膜 T 淋巴细胞 CD3+、CD4+细胞的数量改变,同时 检测模型大鼠回肠末端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 IL-1β 表达的变化,以期深入了解肝 硬化 BT 发生时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变化,以帮助临床进一步认识肝硬化肠黏膜细 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等离子体改性碳纳米管检测SF6放电分解组分的气敏特性分析-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炭黑及其应用-应用化学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目标电磁散射及波传播特性研究-无线电物理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覆盖目标的RCS的分析-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对船用润滑油添加剂的表面修饰-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石墨烯及其性能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辅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试验研究-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还原制备炭载材料的研究-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艺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还原离子液体中贵金属元素制备纳米颗粒-化学工艺专业论文.docx
- 等离子体鞘层电波传播及天线性能分析-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docx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
- 肝硬化腹水B超、血清蛋白、载脂蛋白变化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中医诊断学专业论文.docx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肝移植受者霉酚酸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外科学(普外科)专业论文.docx
- 肝素共价接枝聚氨酯表面的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剂治疗与外科断流术疗效比较-消化内科专业论文.docx
- 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肿瘤学专业论文.docx
- 肝细胞抗原在Barrett食管、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腺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论文.docx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及移行作用的研究-眼科学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AP预备微积分 2024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Pre-Calculus 2024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6.3工艺的类别与选择探究金工工艺(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pptx VIP
- 耐药结核病全口服短程治疗专家共识.pptx VIP
- 4.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ppt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口语交际:演讲》课件.pptx VIP
- 4.5旅游名联选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ppt VIP
- Unit 2 My school things Speed up(教学课件)-三年级英语上学期(外研版2024秋).pptx
- 未来五到十年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分析报告2025.docx
- 麟龙四量图通达信指标公式程序.docx VIP
- 大学生入党自传范文2000字范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