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时代并未终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索罗斯时代并未终结

索罗斯时代并未终结   年近80高龄的索罗斯于今年7月26日宣布退休。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监管新政――即新出台的多德-弗兰克(Dodd-Frank)法案,迫使他做出这个决定,对冲基金的时代变了。但或许,索罗斯只是老了,他所代表的时代却未终结。      1992年9月8日,欧洲各国的央行行长在巴塞尔的集会上,德意志联邦银行行长施莱辛格公开宣布,德国不会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来保证欧洲各国间汇率的稳定,他对欧洲各国货币之间的固定关系没有信心。他特别提到,意大利里拉不是很健全的货币。乔治?索罗斯当时就坐在听众席里,他很想确切知道,德国对欧洲统一到底有多少兴趣。施莱辛格的演讲结束后,索罗斯走上去问他,如何看待欧洲货币同盟?施莱辛格回答说,他喜欢欧洲货币的概念,但不喜欢“欧洲货币联盟”这个名字,他更喜欢它叫马克。索罗斯后来回忆:我心领神会。德意志联邦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德国马克的稳定,它正为自己的生存而战,如果其他经济体无法消化这个目标,那它们的货币就应该贬值。“他的话鼓励我们做空意大利里拉,事实上,里拉在很短时间内就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他的话也指出英镑亦岌岌可危,而我们做空里拉所得的利润,让我们在狙击英镑上有冒险的实力。”   会后,索罗斯立即给纽约的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kenmiller)打电话,对他说,里拉将贬值。德鲁肯米勒当时正做空英镑,他增加了赌注,做空里拉。1988年起,天才德鲁肯米勒已开始负责索罗斯量子基金的主要投资,柏林墙倒塌所创造的市场机会让他业绩辉煌。德鲁肯米勒是索罗斯理想的继承人,他发现,德国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胀,必将提高马克利率;而英国的房贷利率是浮动的,一旦英国提高利率来保护英镑的地位,英国家庭马上就会被房贷劫掠,衰退中的英国经济将遭受消费锐减的进一步打击。于是,他在1990年前就以15亿美元买进马克,卖出英镑。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时期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高级研究员,曾在《经济学人》工作了13年、担任过《华盛顿邮报》编委的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在他的《富可敌国:对冲基金和新精英的诞生》一书中写道:“记者们继续把量子基金的成功归功于索罗斯,部分是因为索罗斯没有纠正他们的错误,部分是因为德鲁肯米勒不喜欢处于聚光灯下,而索罗斯喜欢。”   当时索罗斯与德鲁肯米勒的分析是:英国央行仅有220亿英镑的储备,也就是大约440亿美元,市场上目前只有英格兰银行和其他支持英镑的中央银行会买进英镑。一旦英格兰银行用光了储备,它只能让英镑贬值。因此,只需要借到足够的钱,就能打败英格兰银行。英国财政大臣诺曼?拉蒙特并未意识到危机将至,他信心百倍地宣布,英国将借72.5亿英镑,也就是140亿美元来捍卫英镑,当天,英镑应声升值。索罗斯和德鲁肯米勒对此却表示,“我们都乐了。我们正打算卖这么多”。索罗斯当即抛售了价值70亿美元的英镑。1992年9月16日,英国政府决定把利率提高两个百分点,但这一立场已无法维持。当晚,诺曼?拉蒙特面容憔悴地出现在镜头前,沉重地说:“今天是一个极度困难、极度动荡的一天。巨大的资金流持续地扰乱欧洲汇率机制的运作……政府决定,只有结束我们在欧洲汇率机制中的成员国身份,才能保障英国的最佳利益。”他宣告了英镑崩溃。在这个“黑色星期三”,量子基金赢得了10亿美元。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对本刊记者说:“索罗斯终结了1985年的广场协议,那一协议确认了政府对汇率的影响和控制。”“整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没有人想象过市场中的个人会战胜强大的中央银行。但80年代中期后,跨境的资金流动大大增加,增强了对冲基金的战斗力,权力的天平开始偏移。1992年8月,老布什政府曾指挥18个中央银行购买美元,但货币市场里的大量个人资本让央行们解决美元预算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索罗斯由此一举成名。按照美国记者和传记作家罗伯特?斯莱特的说法,其他人也在英镑贬值上大赚一笔,但没有被报道。卡克斯顿公司(Caxton Corporation)的布鲁斯?科夫纳和琼斯投资(Jones Investments)的保罗?都铎?琼斯其实也是大赢家,估计分别赚了3亿美元和2.5亿美元。拥有大量外汇操作的美国大银行,也从中大发其财,特别是花旗、摩根大通和美国纽约化学银行。1992年的第三季度,美国银行在货币交易上的收益比它们正常的季度多收益8亿多美元。但唯有索罗斯被世界所熟知,媒体蜂拥而至。英国公民把索罗斯视为从“愚蠢的政府”那里赚钱的“民间英雄”。罗伯特?斯莱特写道:“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行事都极为低调,唯有索罗斯对名声感到满足,这位从纳粹魔掌下逃生的匈牙利犹太人渴望得到难以捉摸的尊重。索罗斯的神话不断出炉,他突然具备了左右市场的精神领袖的力量,人们很容易相信,索罗斯正在幕后操纵某只股票。”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