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近代中国海关变迁
论近代中国海关变迁
[摘要]近代中国海关是根据中外不平等条约关于海关行政和关税问题有关规定而设立的,广泛涉及中国近代社会各个领域,意义重大。本文将试图对其变迁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主要任职者-赫德及其建立的外籍税务司制度进行简要评价,以期更为全面客观地读懂历史。
[关键词]近代海关;赫德;外籍税务司制度
[中图分类号]F7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1)01-0077-02
海关是一个主权国家保护本国经济的门户,对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平衡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任何独立自主的国家来说,这个门上的钥匙应该总是由国家自己掌握的。但是,近代中国海关却是牢牢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成为他们侵略中国的有力工具。
一、起源
《国语》中就有关于中国最早的内陆关税的征收记载。“关”在周代已经正式出现。《左传?公十四年》载“从近关出”,《商君书?垦令》载“重关市之赋。所以说中国海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西周。而秦汉以后关卡增多,但大都偏重于陆地关津。随着海上交通贸易日益发展,自唐以后,各朝都设立管理船舶进出的市舶司,宋元明还订有相应市舶条例管理对外贸易。因此可以说,古代关津是我国海关的萌芽;市舶制度则是我国海关的成形时期。
清代随着中西交流增加,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宣布废止清初以来的禁海政策,二十四年宣布分设粤、闽、浙、江海关,它标志了中国历史上长达千年的市舶制度的彻底结束,宣告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海关的诞生。
二、变迁
1. 独立自主的海关行政管理权
清前期的海关制度多是前代市舶制度的继续,海关全部事务由海关监督管理。虽然这时的海关是封建主义性质的,但却是独立自主的,它对于正在开辟世界市场的西方资产阶级的侵略活动曾经起过一定的抵制作用。而当时粤海关的首要任务是征收关税,所以在鸦片战争前的一百五十多年间,海关税额丰厚。但是,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一些人有机可乘,我们从税收的分配即可略见一斑。“政府代理人并不支取薪金,或者仅支取一个名义上的数目,每年解交国库一笔固定的款项”,而余下的款项则完全由这个官员自己支配。一方面用来维持他所用的征税人员,而另一方面官员们为了牢牢占住这样一个肥缺上下运作,这也就不可避免造成了海关一定程度的腐朽黑暗。因此说是独立自主,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2. 外籍税务监督制度
直到鸦片战争,中国海关开始被迫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逐步丧失它的独立性。1842年,英国在《南京条约》中取得了协定关税权,即于次年7月与清政府协定了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随后的《黄埔条约》、《望厦条约》及其附约都有关于片面协定税则的规定,这是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开始。但是这时的外国势力还只是从外部加以干预而已,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清朝官员手里。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英美法三国见有机可趁,开始篡谋夺取上海海关行政管理权。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及江海关监督吴健彰在昆山举行会议,这是关系今后整个近代中国海关问题的重要会议,也是海关募用洋员一次探本溯源会议。会后制定方案“影响所及,却把海关和关员确切而不可争辩地置于各有约国领事的管辖之下了”。中国海关明显变成了英美法三国领事馆附属机构了。7月,三国领事管辖下的海关开办了,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中国近代海关制度就是这样起源的。
3. 外籍税务司制度
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签订,条约规定,“关于海关任用洋员一事,各口划一办理”同时“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法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定干预”,这样,外籍税务监督制度就演变成外籍税务司制度并以条约形式肯定下来,从此成为支配近代中国海关一成不变的海关制度。1859年,根据前任总税务司李泰国的推荐,赫德上任署理总税务司职务,这标志着赫德在中国重要政治角色的开端。
赫德上任后,在短短两三年内就基本建立了近代中国海关制度。首先,他全力开办根据《天津条约》规定而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海关。其次,他于1863年创建了总税务司署使海关和赔款就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中国海关承担偿还赔款任务的开始。其三,赫德极重视各国洋员的任用和调配,1864年赫德向总理衙门递交《通商各口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章程》正式肯定了分赃洋员的办法。这样就确定了赫德在海关中的独裁统治地位,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也随之得到了与中国有关的主要国家的一致公开承认和支持。
19世纪60年代是外国资本主义扶植清政府重建统治秩序的关键时代。这时,海关已在通商各口设立,它们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扶植政府的得力机构。1866年,赫德开始着手建立完善的近代中国海关制度,首先他建立了比较严密的会计制度,这个制度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