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别样解读例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别样解读例谈

诗歌别样解读例谈    唐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之一的《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根据所见所闻写的一首古体诗,讲述了官兵深夜抓壮丁的故事,作者借一位老妇的口控诉了战争带来的深切灾难,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经过课堂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字句的翻译,理解了诗文表达的内涵。但是,对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情节较完整的名家叙事诗,这样浮光掠影地“扫”过总觉可惜。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本册语文书的课后小短文里提到过改写和扩写,在这里能不能尝试一下?    接下来,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补充细节、调整顺序和变换视角。    一.发挥想象,补充细节    如何将120字的古诗扩写成一篇内容丰富、比较详细的故事,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很重要。其中,描写是最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它主要包括语言、神态、心理、外貌、动作、环境等。    根据诗歌主题及句子内容,发挥想象,补充合适的细节。    暮投石壕村(环境),有吏夜捉人(外貌、语言、动作)。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动作、神态、外貌)。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语言、动作、神态)!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语言、神态、动作)。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环境)。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环境、神态、动作、语言)。    诗中由于篇幅所限,没有出现官兵和老妇的对话,这一点留白之处正是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如果学生能抓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关键点便能展开合理而精彩的想象。    下面是学生作文片段:    老妇来不及开门,只听“砰”的一声,门已经被踹得四分五裂。两个差吏,一个瘦高个儿,满口黄牙;另一个矮胖个儿,挺着个大肚子。一个手里拿棍,一个手里握刀。此时的老妇人已是泪流满面,不停地用衣襟拭去脸上的泪水。    瘦高个粗暴地朝老妇人喊道:“你家的男人呢?还不叫他们滚出来!”    “我的三个儿子……都去打仗了,两个……已经战死了,只剩一个活着,刚捎信回来。活着的苟且偷生,可死了的……”老妇哽咽了。    矮胖个漫不经心地看着手中的佩刀,用手摸着:“难道你家就没有别的男人了吗?”    “官爷,真的没有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由母亲带着。可怜我那儿媳,出出进进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老妇又抹了抹眼泪。    瘦高个眉毛顿时拧成一团:“这么说,你是不想交人了?!”他把木棍狠狠地往地上一顿。    老妇战栗了,她无奈地说:“请让我随你们去吧,赶快去河阳服役,还能为军队准备早饭。”矮个子差吏咳嗽一声。不久,他们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从合理性上看,官兵确实不太可能听完老妇的一整段诉苦而不打断她。于是学生将“听妇前致词”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中间穿插官兵的对话。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十分生动地刻画出了老妇悲苦的情态,官兵如豺狼虎豹般凶恶的模样。    二.调整顺序,突出重点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可以稍作调整,将后面比较精彩的内容放到开头来讲,叫倒叙;在叙事过程中穿插某个细节,之后又回到原来的叙事框架里,叫插叙。学生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打乱原诗顺序,只要能突出主题,基本忠实原文就行。    下面是一位学生放在开头的精彩片段:    “砰砰砰!”“开门,快开门!”一阵杂乱而粗暴的拍门声惊醒了本在睡梦中的老夫妇。老妇隔着门缝一看,便小声、焦急地冲老翁喊道:“快逃!快逃!”老翁皱了皱他千沟万壑的眉头,便向后门奔去。他把柴草和麦秸堆在地上,吃力地爬上那堵斑驳的墙,摸索着翻身跳下。他顾不上疼痛和衣服上的污秽,拔腿就向山上的小树林跑去。    这位同学将官兵拍门的紧张场景搬到开头,极富画面感,扣人心弦。    诗中较有冲突感的场景还有“老翁逾墙走”的画面,老妇被带走的画面。如果用倒序的手法来写,还可以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往回溯。    三.变换视角,新颖独特    《石壕吏》这首诗是从杜甫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在改写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变换视角,触及作者未描写的世界。比如老妇人的视角、老翁的视角、儿媳的视角、战场上儿子的视角,甚至正在吃奶的孙子的视角。    有一位学生以“新战死“的儿子的视角展开行文,魂归故乡所见所闻所感,将这篇改写文演绎出了别样风味。    再游家乡    安史之乱,我死了!    当我的灵魂,冲出土地的那一刻,我――家中的老二――重获自由!    外面,风雨交加,黑漆漆的,没有躺在土地里舒服,但我想家,很想家,想我的父母、儿子、哥哥和老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