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谚语中地理学韵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谚语中地理学韵味

诗词谚语中地理学韵味   摘 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古代诗词谚语更是浩如烟海,灿若星河,特别是唐诗宋词更是文学史上的瑰宝,许多诗句,精妙绝伦,令人百读不厌,过目难忘。中国古代诗词谚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许多诗作不仅以其精湛的文学艺术价值而千古流传、脍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诗句由于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而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反映出典型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也反映了人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主观认识和深刻思考。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学了不少的古诗词。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若能将古诗词进一步深化理解,便会惊奇地发现古诗词中也包含大量的诸如气候、地形、水文等有关地理知识。下面略举数例,以供同学们参考。   关键词:诗词谚语;地理;韵味      一、诗词谚语与地形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成因各有不同。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也有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这在我国古诗词中也有描述。如: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即在地壳抬升的情况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两岸青山相对出”。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既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揭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二、诗词谚语与天气、气候   描写天气气候的诗句如下: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变化特征。(区别于气候)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描绘的是天气特征,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3.“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这两句虽直接写春日景色,却形象地描绘了江南之春的气候和物候特征,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6.“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7.“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8.“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9.“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10.“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三、古诗词谚语与水文   描写水文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   1.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既展示了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而且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八月十八)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月球的引力)。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6.“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四、诗词谚语与人类活动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   2.“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   3.“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4.“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通过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今昔对比,反映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创造的奇迹。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说明蜀道的崎岖与蜀地的闭塞,但现代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四川的交通变得非常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