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彭春国民外交家和人权活动家.doc
张彭春国民外交家和人权活动家
张彭春(1892-1957),字仲述,天津人。他是活 跃的国民外交家,抗战期间多次赴欧美开展国民外交, 纾解国难;他还是杰出的人权活动家,直接参与了《世 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工作,为世界人权事业做出了贡 献。赴欧宣传中国抗战
张彭春从事外交工作之前一直专注于教育事业, 他曾积极协助其兄张伯苓筹办了著名学府南开大学。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对外交流经验。 从最初赴美留学,到20世纪20年代多次到欧美访问、 讲学、募捐,再到30年代初担任梅兰芳访美、访苏剧 团的总顾问等。
1937年抗战爆发,7月28、29日南开大学遭到曰 军的轰炸并被侵占。由于张彭春是宣传抗日最为直率 的南开教师之一,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查,他被迫连夜 化装离开天津,由威海卫转南京。不久,他接受国民 政府的聘任,赴英、美等国宣传中国抗战,争取国际 舆论援助。其职业生涯由教育转入外交领域。
他先赴瑞士日内瓦,与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进行 数次商谈。后赴英国,1937年10月5 lj,张彭春在伦
敦阿尔伯特皇家大厅发表演讲《日本对于平民的战争》, 大会由坎特伯雷主教主持。在这次演讲中,张彭春向 爱好和平的国际人士痛斥日本侵略军轰炸南开大学的 暴行,并呼吁全世界的和平主义者全力支持中国抗战。
1938年,张彭春返回国内,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不久,与兄长张伯苓一起出席了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会 议,任参政员。此后,他用英文撰写了《中国大学与 国家建设》一文,收录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文集《欧洲以外大学》中。
发起“不参加日本侵略委员会”
1938年下半年,中日战事愈演愈烈,武汉、广州 相继失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中国寻求来自国际社会 的援助显得更为重要。1939年1月,张彭春再次奉派 出国从事国民外交,宣传中国的抗战,争取外援。
1月19日,张彭春在美国发起组织“不参加日本 侵略委员会”,聘请曾任美国国务卿的史汀生先生为名 誉会长。为壮声势,他还联络了美国30个和平团体, 争取他们对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支持。
张彭春和“不参加日本侵略委员会”对国家民族 所作出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游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 日经济制裁法案》以及废除了《美日商约》。适时,美 国国会正在时论中立法案,张彭春听闻此讯,与“不 参加日本侵略委员会”干事毕范字邀请了若干专家起 草了一份有关中立法案的草稿。4月11日,他们拜访 了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毕特门,陈递他们所拟 定的草案。毕特门接阅之后当即答应送交美国总统罗 斯福商议,另外约定时间与毕范宇讨论草案细目。
为了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张彭春飞赴芝加哥等美 国中西部地区,在城市中心地区以及商会等重要社会 机构中发表演讲,宣传中国军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 略的意义,直到6月20日才结束行程,返回纽约。由 于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日益昭显,张彭春等人的努力 取得了效果,美国国会逐渐倾向于对日本采取经济制 裁。7月,美国政府终于做出了废除《美日商约》的 决定。
1939年8月1日,我驻纽约总领事馆发电外交部, 称赞他的外交贡献,内称:“此次美国政府骤然取消《美 日商约》,国际形势及内部党派原因虽多,而舆论方面 督促政府采取积极步骤之力实大。抗战以来在美各方 宣传救济工作,实促成舆论要素,‘不参加日本侵略委 员会’及张彭春博士奔走甚力。”出使土耳其和智利
由于张彭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
1940年,他回到重庆后就被调任外交部。5月,被任 命为中国驻土耳其全权公使。在土耳其任职期间,张 彭春参与了中国与伊拉克友好条约的谈判。
1942年3月16日,张彭春代表中国政府(以中国 驻土耳其公使身份)与伊拉克外交部长在巴格达签订 了友好条约,条约规定“两缔约国同意按照国际公法 原则,建立两国间外交关系”,“中国与伊拉克及两国 人民之间,应至诚和好,历久不渝”。
此前,张彭春还用英语向伊拉克皇室和巴格达大 学学生做过两次演讲。在演讲中,张彭春讲述了中国 文化在历史上取得的惊人成就和持续的生命力,剖析 了中国近代以来闭关锁国和固步自封带来的危害,以 及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中国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缺陷, 致力于向现代西方世界学习,运用文化遗产保持自身 的生存并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他还将儒家思想和 伊斯兰教义进行精辟的比较。由于当时中国仍在抗日 战争中,张彭春在演讲中呼吁伊拉克“与我们的同盟, 也是你们的同盟并肩而战。我们满怀热情地参与这场
战争 场为捍卫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战争,并为之
而感到骄傲”。
1942年5月30日,张彭春调任中国驻智利全权 公使。他终日为国事操劳,不幸患上心脏病。1944年
10月,张彭春辞去驻智利公使一职,任教于早年就读 的哥伦比亚大学。
参与起草《界人权宣言》
1946年1月,张彭春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在伦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