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ppt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目标 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 避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尽可能地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1 3 5 7 9 11 13 15 6 7 8 9 10 11 12 视网膜病变 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微血管病变 相关危险性 HbA1c Skyler: Endo Met Cl N Am 1996 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与HbA1c水平的相关性 Based on DCCT Data 1DCCT Research Group. N Engl J Med. 1993;329:977–986. 2DCCT Research Group. Diabetes. 1995;44:968–983. 3Ohkubo Y,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5;28:103–117. 4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UKPDS) 33: Lancet. 1998;352:837–853. DCCT1,2 Kumamoto3 UKPDS4 HbA1c 9% to 7% 9% to 7% 8% to 7% 视网膜病变 ? 63% ? 69% ? 17–21% 肾脏病变 ? 54% ? 70% ? 24–33% 神经病变 ? 60% — — 大血管病变 ? 41%* — ? 16%*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intervention analysis. 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的益处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适应症 1型糖尿病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当用相对简单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时,可考虑强化治疗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案选择 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 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的缺点 只降低注射期间的血糖 不能完全按照血糖变化曲线控制血糖 容易产生低血糖 较难克服黎明现象 患者痛苦多,依从性差 不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 CSII 与MDI相比 显著降低了黎明现象和低血糖的发生率 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使血糖更平稳 使用CSII治疗可以提供接近生理状态的胰岛素供给,改善代谢,从而使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减低。 胰岛素泵治疗 目前CSII 基本等同于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血糖控制不理想 经常发生低血糖 黎明现象 喜欢参加运动 糖尿病儿童 糖尿病妊娠 胃轻瘫 工作、生活日程经常变化 2型糖尿病 Marcus AO, Postgraduate Medicine, 1996, 99;125-32, 142-4. 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所有需要安全、有效、作用稳定的胰岛素来模拟正常胰腺生理功能的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泵治疗的基本原理 基础率:预设的持续输注的短效胰岛素满足代谢需要 大剂量 提供进食碳水化合物所需的胰岛素 12 am 12 am Meal Bolus 12 pm 6 5 4 3 2 1 补充大剂量 解决高血糖 运动时使用减量的基础率 增加基础率,防止黎明现象 胰岛素泵治疗的优越性 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显著改善黎明现象 显著改善低血糖 健康教育 饮食疗法 运动锻炼 药物治疗 代谢监测 代谢监测 血糖监测 其他代谢状态监测 血糖监测 静脉血(浆)糖(VPG)测定 毛细血管全血糖(CBG)测定 指尖以外部位测血糖(AST) 唾液糖的测定 组织液、细胞液糖测定 无创伤性测定 无创伤性测定 偏振测定法、光谱测定法、近红外吸收及散射法、Gluco Watch等 血糖监测时间 空腹血糖 6~8am抽血检测,用于诊断及监测病情变化 餐前血糖 每餐前测定,主要用于监测病情变化 餐后两小时血糖 用于诊断及监测病情变化 3am血糖 1型糖尿病患者多用 随机血糖 *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糖尿病知识传授: 糖尿病的性质、特点、病因,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许多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缺乏,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约有50%一60%的人未发现自己已患有糖尿病: 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由于不重视或不懂方法,仍有60%控制状况较差或很差,30%的患者已进入严重的并发症阶段。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对糖尿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生活技巧的学习: 饮食计划; 运动计划; 自我监测及护理; 如何调节药物剂量,胰岛素抽取及注射; 处理特殊状况,如旅行、宴会等。 (四)行为的改变: 将学到的知识与技巧付诸行动,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才能达到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包括: (1)健康的饮食习惯及有规律的运动; (2)按时服药或打针: (3)学习如何应付压力: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