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ppt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 * 手足口病的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以发热和手、 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 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 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 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 *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 为一组肠道病毒,包括: 柯萨奇A、B、C群 ECOH EV71型 由柯萨奇A16、EV71型引起的最多,重症病 例主要由EV71型引起 *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 湿、热的环境适宜其生存与传播 乙醚、去氯胆酸盐、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 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 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暴发流行 自2008年至今大陆持续处在流行状态 * 手足口病在大陆的流行现状 * 手足口病在大陆的流行现状 * 手足口病在大陆的流行现状 *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与传播途径 传染源:患者与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 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3~5天 易感人群:5岁以下的婴幼儿 *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进入途径 口腔/呼吸道 咽喉及下肠胃道 传播 扁桃体、深层淋巴结、肠道淋巴结 微病毒血症 先天性感染 神经系统 心脏 肝脏、 胰脏、 肾上腺 呼吸系统 皮肤及黏膜 病毒血症 神经系统 抗体产生、病毒血症消失,病毒感染症状改善 飞沫、接触、饮食 肌肉 进入途径 口腔/呼吸道 咽喉及下肠胃道 传播 扁桃体、深层淋巴结、肠道淋巴结 微病毒血症 先天性感染 神经系统 心脏 肝脏、 胰脏、 肾上腺 呼吸系统 皮肤及黏膜 病毒血症 神经系统 抗体产生、病毒血症消失,病毒感染症状改善 飞沫、接触、饮食 肌肉 *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普通病例: 急性起病,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可伴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口腔疱疹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 持续发热、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肌阵挛、眼震、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昏迷、脑水肿、脑疝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 病因: EV71侵袭颅神经,引起脑细胞肿胀、颅压升高,部分重症脑炎,特别是脑干脑炎患者出现中枢性a-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导致体循环血管收缩,短时大量血液涌入肺循环,引起肺水肿、肺出血。 * 呼吸困难4H 呼吸困难12H *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 普通病例: 有流行病学史,具有普通病例的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 有流行病学史,具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 危重症病例: 有流行病学史,具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 * 手足口病的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 手足口病的辅助性物理诊断 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重症病 例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征象,部分病例以单侧为主。 头颅MRI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 害为主。 脑电地形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尖慢 波。 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 延长,ST-T改变。 *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的儿童发疹性疾病 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 脊髓灰质炎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 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 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肺炎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肺炎鉴别。肺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