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行业-通联策略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用电器行业-通联策略研究

专题研究|家用电器 2018 年08 月11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 家用电器行业 家电行业出口专题(5 ):《广场协议》对日本家电行业影响的回顾、剖析与思考 Table_AuthorHorizont al 分析师: 曾 婵 S0260517050002 分析师: 袁雨辰 S0260517110001 0755 021 zengchan@ yuanyuchen@ Table_Summary  回顾:《广场协议》签订前,日本出口依赖美国,彩电战以主动让步收场 日本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前出口占GDP 总量的比例始终高于9%,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美国是其出 口的主要国家,进入80 年代后,日本出口美国占总出口额比重由1980 年的24.2%上升至 1986 年的38.4%。日 本的出口强势对美国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广场协议》签订前后美国在多行业引发贸易摩擦。在与家电相关的彩 电行业贸易摩擦中,美国以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施压,最终以日本主动让步,签订条约限制本国彩电出口而告终。  剖析:《广场协议》影响日本家电出口,货币宽松造就家电消费短暂繁荣 《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快速升值,1985-1990 年间日元兑美元平均汇率大幅提升86%。汇率上升直接影 响日本出口企业的竞争力,1986 年日本总出口额同比即大幅下滑。 从家电外销来看:根据日本统计局数据,日本家电行业出口额在 1986 年也大幅下滑38.3% ,并在随后几年持 续下滑。1985 年的家电出口额也成为了历史上的峰值。根据日本制冷工业协会数据,家用空调品类1986 年外销 同比增速为-25.6%。但作为全球空调产业的主要生产国,日本家用空调出口在随后几年逐年恢复,在 1992 年达到 历史峰值,之后才真正进入下行通道。 从家电内销来看:根据日本经济贸易与工业部统计数据,货币宽松政策下,地产拉动叠加消费景气度高使得 日本家电内销在1985—1991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  思考:中日情形大有不同 《广场协议》的签订是日本家电出口的历史转折点,协议签订后家电出口进入了长期下行阶段,主要原因有: (1 )汇率维持高位降低了日本家电企业的竞争力;(2 )日本主要家电厂商也通过投资海外建厂的方式加速日本产 业的“空心化”;(3 )中国家电产业崛起使全球家电行业主要产能实现转移。 我们认为当下的中国与当初的日本在家电行业上有较大差别,具体来看:(1 )汇率上:今年二季度以来,人 民币对美元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贬值波动;(2 )产能上:中国仍是全球家电主要产能中心,海外工厂及自身制造优 势暂不具备产能转移可能;(3 )依赖程度上:中国家电核心需求来自于内需,对美国依赖程度不及当初的日本。  投资建议 贸易摩擦对家电行业影响有限并加速优化行业格局,强者恒强将持续。我们建议关注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全球 化布局的白电龙头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美的集团,小家电龙头苏泊尔。待外部环境趋稳后,出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