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外营养 应用指征 一旦病人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逐渐向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过渡。 胃肠道仅能接受部分的营养物质的补充的重症病人,可采用部分肠内与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PN)相结合的联合营养支持方式,目的在于支持肠功能。 一旦病人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逐渐减少及至停止肠外营养支持,联合肠道喂养或开始经口摄食。 医学资料 * 肠外营养制剂 更好地吸收,减少管道连接、输液瓶,减少败血症发生 维生素 微量元素 水 电介质 脂肪乳 40—50% Contents 碳水化合物 50—60% 氨基酸/ 蛋白质 1.2-1.5 g/kg?day 肠外营养主要营养素 最好采用“全和一”方式输注 医学资料 * 肠外营养不足之处 脏器系统并发症 代谢性并发症 导管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 2、感染性并发症 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症 1、糖代谢紊乱、 2、脂肪代谢紊乱 3、营养不够全面,电解质微量元素缺乏 1、肝胆系统(胆汁淤积性肝功能不全) 2、旷置肠道(肠粘膜萎缩失功) 配置复杂,价格昂贵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应用指征 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病人,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 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适应症 1、吞咽和咀嚼困难患者 2、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患者 3、超高代谢(严重烧伤、创伤、感染,多发骨折等) 4、胃肠疾病(胃肠瘘、短肠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疾病等) 5、结肠肛肠术前准备,术前营养不良 6、化疗放疗患者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的优点 营养因子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能自控营养的吸收 营养素较全面 促进肠蠕动 增进门静脉血流 促进释放胃肠道激素 改进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的不足 早期病人不宜耐受 初期管理较繁复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禁忌症 1、胃肠道完全梗阻或蠕动严重减慢的患者。 2、小肠广泛切除术后6—8周。 3、严重应激、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呕吐及腹泻急性期,不宜过早给与。 4、严重吸收不良患者及衰弱患者,应先给与一段时期肠外营养,改善小肠酶活动力,肠内营养应慎重。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注意事项 1、3个月内婴儿不能耐受要素膳。 2、短肠综合征应先应用肠外营养4—6周后,始能逐渐增加要素膳,使小肠逐渐适应。 3、胃切除术后不能耐受高渗液体要素膳,易引起倾倒综合征,可空肠滴注低浓度要素膳。 4、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 5、空肠瘘患者无论在瘘上端或下端喂养均有困难,因其缺乏足够的吸收面积。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注意事项 6、处于严重代谢应激、麻痹性肠梗阻或腹泻急性期,均不可过早应用要素膳。 7、严重吸收不良患者,应先应用肠外营养,以后视病情逐渐增加要素膳。 8、糖尿病患者不适用高糖要素膳。 9、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衰竭的患者,不宜采用基本治疗要素膳,而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 医学资料 * 肠粘膜屏障障碍 肠粘膜屏障障碍 淋巴门静脉系统 肠道内毒素、细菌易位 MODS 医学资料 * 应激后肠道是一中心器官 GUT:a central organ after stress 胃肠道是MODS的发动机 GIT:the “motor” of the MODS 保护肠粘膜屏障是危重疾病治疗措施之一 防治细菌易位所导致的继发性感染、MODS 医学资料 * 肠粘膜细胞具有需直接与食糜接触才能促进增殖、生长的生理特点 肠外营养不具备这些 因此——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EN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费用低廉外,更显示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防止细菌移位的优点。 可行安全性 支持效果 费用 肠外/肠内营养优越性对比 医学资料 * 医学资料 * 鼻胃管 术中胃造口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 术中空肠造口 鼻肠管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口服 肠内喂养途径 医学资料 * 医学资料 * Contents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2. 营养风险筛查 3. 营养支持的途径 ? 4.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5. 制剂的选择 6. 肠内营养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医学资料 * 第四部分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医学资料 *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重症病人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经胃)时应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度 头高位可以减少误吸,及其相关肺部感染的可能性 医学资料 * 经胃肠内营养的重症病人应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 经胃营养病人应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误吸的危险 通常需要每6小时后抽吸一次腔残留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