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旱地甘蔗“三高”栽培技术的应用及其推广策划.docxVIP

广东省旱地甘蔗“三高”栽培技术的应用及其推广策划.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广东省遂溪县开展“早地甘蔗亩产五吨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项目,推广新品种粤糖63/237.深松耕、合理密植、协调甘蔗群体结构、蔗田间套种豆科作物、病虫害综,;防治和管好宿根蔗等技术措施,取得经验后推广到湛江市的各个县、海南、江门市等。1988年至1998年,又开展“早地甘蔗丰收计划”和“早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不断地推广新台糖10号、16号等新良种, 逐年淘汰旧品种,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改良土壤、合理种植、蔗 田间套种、科学施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和采取有效得力的组织措施,保证推广项目顺利的实施,从而提高了单产,增加总产和产糖量,同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 (3)面对我国加入 WTO后的挑战,要解决甘蔗生产管理体制的 落后和千早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早地甘蔗“三高”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巩固技术推广成果,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推广措施,加快向旱地蔗区扩大推广和辐射,大范围提高单产和蔗糖分,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提高糖蔗生产竟争力。 关键词:旱地甘蔗 “三高”综合栽培技术 推广 策划 表5 早地甘蔗 “亩产5吨”综合栽培技术推广统计表 年份 推广面积 总产蔗量 增产蔗童 平均单产 单产增幅 公顷75t以上比例 (万hm) (万 t) (万 t) (t) (%) (%) 0.086 5.6115 1.39 65.25 30.24 33.15 0.871 64.3882 13.58 73.95 26.74 45.10 1.831 124.9658 42.57 68.25 51.70 37.79 1.941 138.8786 39.86 71.55 28.70 2.368 170.8512 53.05 72.15 45.01 7.096 504.6953 150.45 71.12 42.47 46.19 资料来派:广东省农业生产处,1987 3.1.1.2项目推广的组织措施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及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从省到地 (市)、县、乡 (镇)、村均成立 “推广项目”领导小组,小组成员 均由抓农业的领导挂帅,以年富力强、懂业务技术、富有改革创新精 神的技术人员3-5人组成,聘请专家组成顾问小组,同时还逐步建立完整的技术推广体系,组成技术队伍及推广网络。省、地 (市)、县成立甘蔗技术推广协作小组,乡镇有甘蔗技术员,村有农民技术员和 科技示范户。5年中各级投入甘蔗专业技术人员338人次,农民技术员 18%人次,科技示范户3289户,这些领导小组和技术推广体系的队伍 共同配合,开展具体工作,在当时形成的技术推广体系是农村经济管 理体制改革初期的一个探索,是面对农村千家万户的一个新的推广方 式。二是及时逐级地落实项目的推广任务.开展较大范围的技术推广 活动工作,一定要及早把任务逐级落实。在种蔗之前,把任务指标逐级落实到地 (市)、县、乡镇、村、农户,直到地块,并在生长阶段组织检查,年底进行总结。 三是开展技术培训和宜传工作。根据农时季节分级举办培训班, 由省培训地 (市)、县,由市、县培训乡镇、村的农民技术员及科技 示范户。基层的乡镇、村采用如黑板报、有线广播、幻灯、电影、现 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在徐闻县试验示范的平均结果,新台糖 10号公顷产蔗量 6.222t,早期蔗糖分 12.65%,比粤糖 63/237的 5.6t和10.62%高0.622t和2.03个百分点。 表6 1994年廉江市项目区新品种表证示范结果比较表 品 种 分颐率 (%)株高 (。)公顷有效茎数(条)甘蔗产盈 (t)蔗塘分 (%) 新台糖10号 204.0 20945.9 13.957 粤糖63/237 182,9 12.260 对 比 21.1 1.677 二是机械深松耕试 示范。甘蔗根系比较发达,一般分布在 15-40cm深度,发达的根系是甘蔗高产高糖的重要基础。但早地甘蔗一般耕作层仅为10多cm,因此必须针对其土壤耕作层浅薄、抗早能 力差的问题来进行深耕改土。如在遂溪试验,处理区用拖拉机牵引三 烨犁,深耕 35cm,对照区用牛犁翻15cm,结果如表7. 表 7 1994年遂溪县项目区甘蔗机械深松耕示范产量构成比较表 不同处理 单茎重 公顷有效茎数 公顷甘蔗产量 公顷含搪量 (cm)Ag(cm)I-c(kg) (条) (t) (t) 机械深松耕 235.6 2.70 1.348 91.545 13,275 常规方法 161.6 2.64 : 78.547 11.391 对 E匕 74.0 0.06 12.998 1.884 而徐闻县的试验,经深松耕的公顷产量为 108.375t,蔗糖分为13.98%,比对照的80.52t和13.32%分别增产55.71t和高0.66个百 分点,增产率达3

文档评论(0)

170****02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