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作品中的“自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拉斯作品中的“自我” 摘 要: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因其先锋的写作态度而使其作品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自我”则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要素。本文通过对其作品中不同版本的“自我”的分析,对塑造“自我”的手法的探索,阐释杜拉斯作品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杜拉斯;自我;虚构;真实;叙述视角 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电影、戏剧作品,她以先锋的姿态进行创作,作品呈现出极端个性化的风貌,其作品的多种可阐释性令世界迷醉。个人经验性地书写是杜拉斯私人化写作的显著特征,她曾说她写作是写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自己,尽管她的有些作品极端淡化情节,甚至主人公没有姓名,但“自我”作为她私人化写作的一个元素,对我们理解其作品有很重要的提示意义。这种“自我”在作品中以多种方式出现,可以是第一人称“我”口中的“自我”,也可以是他者口中的那个“自我”。 一、不同版本的“自我” 在《广场》中,两个没有名字的主人公开始了对话。她说:“我向往的变化,作为开始,就是自主,能掌握、占有一些什么,哪怕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但必须是属于我”“总有一天,我要醒过来,总有那么一天”“我决不这样安于现状”。作品中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而从自始至终的谈话中,作者向我们勾画了这样一位少女形象:渴望改变,渴望打破秩序,渴望自由,但在迈向行动的过程中却充满了迟疑,缺乏足够的勇气,有时会安于奴隶状态。“事情就如此这般安排就绪,后来,终于有一天,一切都已成为定局,哪怕仅仅想变一变,也会叫人大吃一惊。”杜拉斯第二个创作阶段的作品实际上支持了法国的女权主义,在与“父权中心”的对立中带有激进色彩。她根植于女性心灵,将长期生活在父权中心下的女性心灵的痛苦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内心涌动的激流正是杜拉斯所期盼并宣扬的,对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述道出了杜拉斯自身的冲动。虽然杜拉斯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主张,但她这种个人化的写作表明她抗拒女性长期以来的卑微命运。 《情人》是杜拉斯晚年时一部带有自传性、回忆录性质的作品。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写这种性质的作品,总是想通过创作来留给他人一个某种自我形象。童年的苦难经历使她心中留下了自卑的阴影,当自我出现不足与残缺时,便导向了自恋心理。她的《情人》开头便由一个男性的角度道出她的魅力,于是小说将记忆与想象相混合,营造出一个虚幻的“我”,作者借助中国情人的眼睛,认识了自我并强化了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他者眼中的我与第一人称口吻下的我,毫不掩饰地直面了少女时代的欲望冲动,对自己的装扮、个性、身体得到自恋式的满足。在这种坦率的写作中,作者将笔触大胆地伸向常人所不敢触及的地方,通过对心理世界的纯粹的勾画,拷问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以心理世界的非理性对现实世界的理性发出诘问。虽然作者说她并不在乎意义、含义,但这种先锋式的写作背后,对个体生命体验的重视却体现了她内心深处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自我”的创作手法 1.真实与虚构的混淆 传统的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相对立而存在,作者是作品的创造者,在文学四要素中占据主导地位,作者远远高于读者,作品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区别,读者很容易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但二十世纪以来,作者与读者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随着语言意识的兴起,作品的阐释空间越来越大。杜拉斯的作品虽然具有自传性质,但我们却难以对其做考据式的分析。她尽可能地混淆真实与虚构,将现实与想象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写作是充满我生活的唯一的事”[1]对杜拉斯来说,写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写作。以《情人》为例,这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身处现实中对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往事的回忆,这种回忆是片段的、零碎的,同时夹杂着作者此时此刻的心境,回忆本身就是有情境的。她希望自己是什么形象,或者说她希望留给世人什么样的形象,这种愿望便会无意识地篡改了现实,使作品中呈现出一个理想的“自我”。 谈到《情人》时,她说:“这个故事完全真实,因为它从头到尾都是我想象出来的。”[2]她这种将真实与虚构相混淆的写作,使读者难以顺利地介入作品,但这也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一部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它丰富的阐释空间,杜拉斯极具个人化色彩的写作方式,在为读者设置阅读障碍的同时,又引发人们更迫切地继续探索。作者看似毫不整理的语言,在絮絮叨叨之间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打破,在白日梦般的呓语中隐隐显出小说的真实性,而思绪的自由攀爬又用虚构将其遮掩。她大胆的实验勇气,将“自我”完美地呈现又隐藏在不同的版本中,让人们迷醉于她的创作里。 2.叙述视角的转换 叙述视角的不断转换也是作者塑造“自我”的一大手法。杜拉斯笔下的人物往往面目模糊,甚至没有确定的名字,自始至终只以代词“她”、“他”来称呼。《爱》是杜拉斯极端先锋的一部作品,作者首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沙滩上的三个人物“他”、“他”、“她”做出勾画,这种旁观者的远景视角之后转为旅行者的视角,透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