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resented by Michael Li 20 11.6
中医学复习要点 (上篇)——中医学基础理论
一、导论
1、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方法的一门学科,属于东方的
传统医学范畴。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方法,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脏腑经络的生理、
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 、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
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称为整体观念。
3、“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具体表现:
①形体结构整体性;②基本物质同一性;③功能活动统一性。
4 、辩证论治: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辩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
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二、阴阳学说
1、阴阳:自然界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 、阴阳的基本特征:
①阴阳的普遍性;②阴阳的相关性;③阴阳的相对性;④阴阳的可分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消长平衡;④阴阳的相互转化。
4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1)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2 )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气属阳,血属阴;
(3 )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①阴阳偏胜: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②阴阳偏衰:阳虚身外寒,阴虚身内热;
③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阴胜则阳病;阳损及阴,阳胜则阴病;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④阴阳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 )用阴阳指导疾病的诊断;
(5 )用阴阳指导疾病治疗:
①损其有余:实则泻之。当阴阳一方偏胜且尚未损及对方时,为实证,应损其有余;
②补其不足:虚则补之。当阴阳一方偏衰或阴阳互损时,为虚证,应补其不足;
③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若“阴虚身内热”,当宜补阴以制阳,即阳病治阴;若“阳虚身
外寒”,当宜补阳以制阴,即阴病治阳。
三、五行学说
1、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
2 、五行的特性与归类:
归类
五行 特性 特性(展开)
脏 腑 志 液 体 华 窍
木 木曰曲直 舒畅、生长、生发、条达 肝 胆 怒 泪 筋 爪 目
火 火曰炎上 温热、升腾、向上 心 小肠 喜 汗 脉 面 舌
土 土爱稼墙 承载、受纳、生化 脾 胃 思 涎 肌 唇 口
金 金曰从革 肃杀、收敛、潜降 肺 大肠 悲 涕 皮 毛 鼻
水 水曰润下 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肾 膀胱 恐 唾 骨 发 耳
3、相生(滋生、促进、助长)相克(抑制、约束、削弱)
第 1 页 ,共 6 页
Presented by Michael Li 20 11.6
相生:木→火→土→金→水→木;相克:木→土→水→火→金→木。
4 、相乘(相克过度)相侮(反向克制)
相乘:木→土→水→火→金→木;相侮:木←土←水←火←金←木。
5、五行学说的应用:
①解释人与自然统一;②解释生理现象;③解释病理传变:母病及子,子病犯母;
④指导诊断疾病;⑤指导临床治疗: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四、藏象学说
1、藏象: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2 、藏象学说:通过对人生理、病理的观察,研究人体内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临
床症状的学说。
3、五脏六腑、奇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V 6728 车身制造中钢板的弧焊-气体保护或气体金属弧焊的焊接接头测试和评估.pdf VIP
- 15D500 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要点.docx VIP
- qcr9149-2018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规范(OCR).pdf VIP
- 2024-2025华为ICT大赛(实践赛)-基础软件赛道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试卷 Unit 4.pdf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外饰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宫颈细胞病理技术质控学习培训课件.pdf VIP
- 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20220930.doc VIP
- 危急值报告质量持续改进.doc VIP
- 低速无人行业系列研究报告之二:无人物流行业兴起,无人叉车企业或充分受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