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 0
- 约1.3万字
- 约 12页
- 2019-01-18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 2003-07-30 颁布
- | 2003-10-01 实施
-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NY/T681-2003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宏伟、吴清民、田克恭、陈西钊、苏敬良、王传彬。
NY/T681-2003
鸡 传 染 性贫 血 诊 断技 术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传染性贫血(CIA)的临床诊断、CIA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
酶试验等诊断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CIA的诊断。
1右床诊断
2.1 临床症状
2.1.1CIA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贫血。病鸡表现精神萎靡、虚弱、聚堆及行动迟缓,羽毛粗乱,嚎、肉髯、
面部和可视勃膜苍白,羽部有出血病灶,生长不良,排白稀粪。
2.1.2 产蛋种鸡感染无临床症状,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不受影响,但可通过种蛋传播病毒。
2.1.3 当有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生时,雏鸡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IAV)的易感性增高,发病早且严重。
2.2 病理变化
2.2.1病鸡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消瘦,骨髓发白,肌肉及内脏器官苍白,肝脏、肾脏肿大并褪色,血液
稀薄,凝血时间延长。
2.2.2 病鸡表现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胸腺、法氏囊、脾脏和盲肠、扁桃体以及其他组织内淋巴细胞严
重缺失。
病毒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准备
3.1.1 试荆
a) 改良最低要素营养液(DMEM)培养基,配方见第A.1章;
b) 马立克氏病病毒转化的淋巴细胞系MDCC-MSB1细胞;
c) 标准阳性血清:用CIAV抗原免疫SPF鸡获得的血清;
d) 标准阴性血清:无CIAV感染的SPF鸡血清;
e) 新生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
3.1.2 器材
a) 细胞培养瓶;
b) 吸管;
c)二氧化碳培养箱;
d) 37℃恒温水浴箱;
e) 普通冰箱及低温冰箱;
f) 离心机及离心管;
9)研磨器械;
h) 普通光学显微镜;
i)微量加样器,容量5pL-50pL,50pL-200.IL;
j) 0.45ym微孔滤膜。
3.1.3 样品
NY/T681-2003
CIAV存在于病鸡肝脏、皮肤、脾脏、心脏、胸腺、肺脏、法氏囊、肾脏、骨髓等组织器官中。无菌采集
这些器官,用无血清DMEM制成20%组织悬液,以3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70℃下处理
5min后加等量10%三氯甲烷室温处理15min,以10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用于CIAV分离。
32 操作方法
321 细胞培养
用含15`a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和5%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MDCC-M561细胞。每
2d^-3d传代一次 细胞长至2X10个/mL5X105个/mL时,用于CIAV分离
3.2.2 病料接种
将。.1mL处理好的组织悬液接种MDCC-MSB1细胞,在39℃和5%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4sh,观
察结果。
3.2.3 结果观察
CIAV感染细胞表现为细抱体积增大,随之溶解,若第一次接种未出现纫胞病变,应将细Jit培养物
冻融后盲传三代 如仍无细胞病变,则判为CIAV检测阴性。
3.2.4 CIAV的鉴定
将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培养物,按第5章的方法制备细胞涂片,用CIAV标准阳性血清进行鉴定。
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口一1材料准备
一‘Il试剂
a)ELISA抗原:CIAV抗原包被酶标板;
U) 阳性血清:用CIAV抗原免疫SPF鸡获得的血清;
c) 阴性血清:无CIAV感染的SPF鸡血清;
d)酶结合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CIAV单克隆筑体;
e)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见第AZ章;
f} 洗潦液 配制见第A.3章、
g) 样品稀释液 配制见第A.4章
h) 底物溶液 cz制见第A.6章;
,) 终止液:配制见第A.7章。
4.1.2 器材
a) 酶联检测仪:
b) 微量加样91,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