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0 / NUMPAGES10
《陈情表》名师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应用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文章叙事抒情的表达技巧和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1.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感情。
2. 学习陈情的构思艺术。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略本文骈散结合、音韵优美、情感饱满的语言风格。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1.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2.理解和评价古人忠孝间的两难选择。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古文学习学到此处已经具备了阅读一般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李密的《陈情表》文字梳理较为简易;串译文本后,文本思路的梳理也相对较简单,难点在于理解作者陈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本文浓浓情感语言的赏析。本教案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动手归纳难懂的字词,包括实词、虚词和句式以及通假字,积累相关成语;通过朗读来体味作者感人至深的孝情,通过小组探讨,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孝情,继承“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梳理文本层次,体会陈情于事的表达技巧,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4、分析理解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文本出现的古汉语知识。(重点)
2、陈情于事的表达技巧,赏析形象精粹的语言。(重点、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小组探究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朗读障碍,体味作者感人至深的孝情。
2、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3、理清课文思路,归纳各段大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陈情表》这篇文章骈散结合,音韵优美,情感饱满,情真意切,非常适合朗读。在师生朗读活动中体会语言之美,感受作者对祖母的一片孝心。
2、小组探究法。归纳整理文中重要的古汉语知识和梳理文本层次归纳大意都需要用到这种方法。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三大情感奇文,它们分别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李密的《陈情表》。古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必不忠,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必不慈,而读《陈情表》不哭者必不孝。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出师表》,感受了诸葛亮对蜀国感人肺腑的忠诚之心,那么《陈情表》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情感冲击呢?(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体会感人至深的情感。
1、聆听课文范读录音,检查预习情况,扫除朗读障碍。要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注意勾画自己在预习时读错的词语和节奏。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然后齐读下列词语。
臣以险衅(xìn) 夙(sù)遭闵(mǐn)凶 行(xíng)年四岁
悯(mǐn)臣孤弱 期(jī)功强(qiǎng)近 终鲜(xiǎn)兄弟
夙婴(yīng)疾病 茕茕(qióng)孑(jié)立 常在床蓐(rù)
逮奉圣朝(dài) 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
非臣陨(yǔn)首 责臣逋(bū )慢 犹蒙矜(jīn)育
少仕伪朝(wěi) 历职郎署(shǔ) 过蒙拔擢(zhuó)
宠命优渥(wò) 日薄(bó)西山 气息奄奄(yǎn)
更(gēng)相为命 刘病日笃(dǔ) 岂敢盘桓(huán)
3、自由朗读和齐读相互交换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人至深的孝情。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领悟到感情;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及错误的朗读节奏。
注意一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三、疏通文意,初步理解文章意思,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
要求:首先,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快速串译(本环节应该安排在预习),然后小组合作探讨教师给出的重点文言知识。教师巡视,检查预习情况,督促小组探讨,把握调控探讨节奏。
重要文言知识(课件展示)(要求在文中找出例句,并解释该重点文言知识)
实词:夙 凶 夺 鲜 息 吊 婴 逮 闻 矜 听 卒 察 举
虚词:见 更 于 以 寻
古今异义:不行 至于 成立 无主 沐浴 告诉 奔驰 盘桓 希冀 区区 上报
固定句式:既……终…… 有所…… 无以 是以 非独
成语: 孤苦伶仃 茕茕孓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乌鸟私情 结草衔环 皇天后土 人命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