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
气
混
凝
土
生
产
技
术
实
用
讲
义
序
1
由《加气混凝土》编辑部编辑的《加气混凝土生产实用讲义》出
版已四年了,讲义对于加气混凝土企业培训职工,指导生产,提高技
术,促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职工、工程技术人
员和人员的欢迎。
近年来,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较快,新增企业100 余家,全国已
发展到300 多家,总的趋势朝着大规模,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决定重印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在保
持原版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对近年出现的加气混凝土新技术、新品
种、新经验作了简要介绍,增录了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关原材料、生
产工艺试验方法和企业关注的材料,为广大加气混凝土工作者,尤其
是刚刚从事加气混凝土工作的经营管理者、一线职工提供了在生产实
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一步规范和统
一检测方法,使我们企业的经验和成果更便于交流与推广,促进加气
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我国加气混凝土企业的原材料差异较大,工艺技术路线不尽相同,
规模和技术相关悬殊,决定了实际经验在指导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但不深入研究加气混凝土的理论,难免会拘泥于已有的经验,限制我
们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愿再版的 《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
能给大家以启迪和帮助,同时希望广大读者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
以便于今后修改。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二00 三年八月
2
前 言
随着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版了两套加气混凝土工
业技术书刊。第一套是出版于 1982年的《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崔
可浩、杨伟明、陶有生编);第二套是出版于 1990年的《加气混凝土
工业丛书》(崔可浩、吴庵敖主编)。全套丛书共分三册:即《加气混
凝土生产工艺》(张继能、顾同曾编);《加气混凝土生产机械设备》(应
驹、宫润梧主编)及《加气混凝土工厂管理》(王声援、姜炳年编)。
以上两套技术书刊,对于加气混凝土行业培训技术人才、指导生产都
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近几年加气混凝土工业发展极为迅速,生产厂家已由1991 年的
85 家发展到目前的180 余家。生产企业尤其是新建企业的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及生产一线职工,急需一套能够迅速了解和掌握加气混凝土
生产技术的实用培训讲义。《加气混凝土》编辑部,对已出版的两套书
划进行简化、归纳、编辑。简略了一些理论叙述,吸收了国内外的最
新科研成果和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原材料及主
要设备,进行了通俗简要的介绍。并提出了主要的工艺控制点及常见
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为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略飞微薄之
力。本书由姜勇主编,邵英纯校阅,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
修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谢尧生、吴九成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在
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加气混凝土》编辑部
一九九九年元月
3
目 录
结论
第一章加气混凝土的结构及强度形成原理
第一节加气混凝土的结构
第二节硅酸盐混凝土水化产物及物理力学性能
第三节硅酸盐混凝土的强度形式
第二章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过程
第一节加气混凝土的种类
第二节生产工艺过程
第三章原材料
第一节基本材料
第二节发气材料
第三节调节材料
第四节结构材料
第四章原材料制备
第一节粉煤灰的脱水浓缩
第二节块状物料的破碎和磨细
第三节液体物料及铝粉悬浮液的制备
第五章配料浇注
第一节配合比与生产配方
第二节配料搅拌及浇注
第三节浇注稳定性
第六章静停切割
4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