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传导通路 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皮层(枕叶) 视网膜电位:皮层下视觉诱发电位 特异皮层视觉诱发电位: 反映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 以及视锥细胞中枢联系的电活动 2.刺激形式 常用棋盘格翻转 盘格30`,方格6mm,距离70cm. 两眼分别刺激,叠加100 次。 2c/s 3c/s 5c/s 3.观察: P100波潜伏期 104ms 儿童124ms 两眼差8--10ms 波幅5μv 左右比50% 4 临床应用: (1) 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 90%异常, 长期存在,波幅与视敏度相平行, 恢复期波幅增大,潜伏期恢复。 (2)多发性硬化 P100波PL延长,一般认为 PL正常值10ms(可能) PL30ms(确诊),结合BAEP、SEP 发现临床下病灶、 VEP与上肢SEP价值最大。 (3) 前视路压迫性病变 良性颅内压增高,通常无 VEP异常 视神经受压,早期出现波形畸形 波幅减小。 (4)后视路病变 脑瘤、脑梗塞、皮质盲、癔病、诈病 (5) 脊髓病 急性脊髓炎 (6)弥散性神经系统病变 多系统萎缩、进行性腓肌萎缩、帕金森病、 恶性贫血、尿毒症(与生化指标一致) (7) 在光学中的应用 1/ 视觉功能的测定 婴幼儿、不能合作的患者使P100波 波幅变为零的方格大小来推算视敏度 2/ 屈光检查 3/ 弱视 4/ 青光眼 5/ 手术中监视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的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 一 概述 生物电的活动有两种形式: 自发性:反应大脑皮层 无外界刺激状态下产生得电活动 (脑电图) 诱发性: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 接受声,光,脉冲电流等人为的感觉 刺激,并沿着特定的通路诱发出中枢神 经系统的电位( 诱发电位) 定义: 指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给予适宜的刺激,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检出与刺激有锁 时关系的电位变化。 是继脑电图,肌电图之后的第三进展, 70年代开始应用临床,国内80年代初应用 优点: 内容广泛;检测技术比较方便; 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客观反应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协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可疑病变; 检出临床下病灶;帮助病损定位; 估计病损程度及预后; 手术中脑,脊髓功能的监护。 缺点:不能进行定性诊断。 二 诱发电位的基本技术 电生理技术与电子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的结合 诱发电位的波幅很小,记录时微小的电位被淹没 在大脑自发得脑电图和肌电图活动中去 经过反复给予同样的刺激, 与刺激有关得电位逐渐增大,与刺激无锁时关系 的背景噪音正负相互抵消,变小。 最后使诱发电位显示出来。 视觉诱发电位 VEP 4 8 16 128 200 P100 诱发电位的分类 广义上分二类 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 感觉: 反映上行传导途径及感觉皮层的功能 运动: 反映下行传导径路及运动皮层的功能 1.按感觉 刺激的形式分类 视觉 V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三叉神经、脊髓传导速度、 阴茎背神经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