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民国城市化背景下天津地方自治立法浅谈.docx
清末民国城市化背景下天津地方自治立法浅谈
摘要: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列强入侵,中国近代工商业城 市逐渐兴起,尤其通商开埠的港口型城市,在各自港口
腹地经济互动模式下,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西方 城市自治传统理念的传入以及中国变法、修律运动的兴起, 城市立法开始在晚清修律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城市自 治由此发轲。进入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进一步加 快,城市立法臻于完善,城市政权组织模式更加严密,城市 自治授权更加明晰,为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基础。清末民国时期是我国城镇由古典型城市向近现代化 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积极引进西方、日本式立法 经验,变我国固有城乡一体式区划模式为城乡区别式建制模 式,改良我国固有城镇管理机制,走向近代城市授权立法自 治的开端。而天津作为我国较早开启近代化的城市之一,其 发展经验对我国目前城市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清末民国时期;城市化;城市立法;天津
引言
在清末民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新兴工商业城 市也引进西方城市自治理念,开启了中国城市自治立法的先 声,尤其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各项 法律制度的基本确立,当时作为城市基本政区的市”(分 为“院辖市”和‘省辖市”两类)以及作为乡村基本政区的 “县”区划建制制度和授权自治立法制度都已规定的十分 详尽、完备。而反观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难题, 例如2012年5月8日,河南濮阳县西辛庄村挂牌成立了全 国首个“村级市”,完全有悖于现行体制问题,都亟待解决。 有必要从前人的智慧中发掘有益的经验予以借鉴。
第一章清末民国天津城市立法
1.1清末民国时期天津“港口一一腹地”经济模式下的 发展概况
自1860年开埠后,天津成为列强在华北着力经营的通 商口岸,天津逐步由依附于当时京师的,以盐业和漕运转输 为经济基础的内贸型旧式商业城市转变为北方经济中心。天 津城区也以海河为中心向两翼扩展,形成沿海河东西两岸展 开的基本格局。随着航运和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天津不仅 依赖其工商业的便利条件迅速成长为新兴的通都大邑,而且 在进出口贸易持续繁荣的辐射作用下,形成以港口城市天津 为指向的日益稠密的市场网络,带动其腹地一一华北、西北、 蒙古的主要地区,以及相邻的东北的边缘地带的工业、城市 和经济的发展。
2清末民国时期天津租界及老城区的发展
天津被辟为商埠后,列强在天津办理的第一件事便是强 划租界。各国充分利用天津作为近海的河口港的优势,租界 夹海河而立。1860年英国首先凭借一纸照会取得上下园、紫 竹林、段家庄、小土地庙、碾盘庄、王家庄、崔家庄、转角 房、大井庄、花园等8村之地为英租界。之后法国依据1861 年6月2日签订的《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强划英租 界之北为法租界,美国也在英租界以南划定了美租界。随后 的1895年、1898年德、日相继在天津强划租界;1900年趁 八国联军侵华之际,俄、意、奥、比四国先后在天津划设租 界。与此同时,1901年英租界向强子河外地区扩张,并与美 租界私相授受,将临近的美租界并入英租界;法租界在1900 年和1903年两次扩张;日本1900年将南门外城洼地擅自划 为“预备租界” O
各国租界设立后,同时取得了租界的治理权,把西方城
市自治制度引进到租界的市政管理中来,大体而言分为英法 的居民董事会制度、德国的租借公司制度和日本的行政委员 会、驻津领事双头制度。1870年起,英租界首先出现了固定 而明确的城市雏形,如将河坝大道加高;修筑了笔直的中街, 不但路面平坦,而且两边种有双排榆树。1877年又开放了维 多利亚花园,1892年建成英租界当局市政大厦。嗣后,租界 区的各项公共设施也逐步发展起来,英国工部局书房、天津 煤气公司、天津自来水有限公司、各类报刊及出版社等应运 而生。
而天津老城区则在袁世凯主政天津之后进行了开发。不
仅新建了火车站,同时开辟由直隶总督衙门至新火车站的交 通,建立以大经路(今中山路)居中两侧呈放射型的街道网 络,并且在大经路附近建造天津最早的公园一一河北公园。
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并成立都统衙门,对老 城区实行了长达两年的统治,近代西方的城市制度直接引入 老城区,使老城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城墙拆除、壕沟 填平及铺设围城马路,使当时狭街曲巷的老城面貌发生了明 显的改观。随着租界的扩张和电车的铺设,租界和老城区连 成一片,城市重新由分离走向整合。
1?3清末民国时期天津城市化自治立法发展
清末民国时期的天津由于地处渤海湾中心位置,拥有天 然的内河良港,所以成为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城市和经 济中心。其城市自治模式的引入和实践事实上走在了全国前 列。天津的城市自治立法也发展的较为纯熟,除了施行清末 通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