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福心理调节艺术治疗篇 董兴文著.pdfVIP

心安是福心理调节艺术治疗篇 董兴文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2 页 第 3 页 心理治疗显示威力 一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心理医疗 心理疾病需要心理治疗 我国有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叫 《红楼梦》,读过 的人很多。《红楼梦》非梦,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生活, 围绕着封建大家庭贾府的兴衰荣辱与宝玉和黛玉的 爱情纠葛,写尽世态人情。曹雪芹通医道,《红楼梦》 里不乏精彩真实的心理描写,也可 以作为医学心理 学的佐证。例如 《红楼梦》第 回和第 回描写黛 玉偶然听到紫鹃、雪雁议论时说出的一句 “奇话”, “宝玉订 了亲 了”,便立 即“如 同将 身撂 到大海里一 般 ……千愁万恨 ,堆上 心来 。左右打算 ,不如早些死 了”。心理上 的这一严重打击 威 胁 不 良刺激 使黛玉病情立即急剧加重,奄奄一息,性命难 保,吓得紫鹃慌忙去向贾母等人告急。这时探春打 发侍书来看望黛玉,雪雁便 向侍书打听宝玉订亲的 事 ,不料侍书却说宝玉 的亲事 ,“老太太心里早有人 了,就是咱们 园子里 的”,又说凤姐也说过宝玉 的亲 第 4 页 事 ,“老太太 总是要亲上作亲 的,凭谁来说亲 ,横竖不 中用 ”。这 时黛玉虽然处在 昏昏沉沉之 中,却也模模糊糊地听见了,明白了 宝玉 已订亲 的事是“议而未成 的”,特别是听到“老太太 的注意, 亲上作亲,又是园中住着 的”,由此推断“非 自己而谁 “因此一 想 ,阴极 阳生 ,心情顿觉清爽许多 ”。等到贾母等人慌慌张张赶 来探视 时,黛玉“竟好 了许 多 ”,以至凤姐 责怪紫鹃:“你这样 唬 人!”雪雁也说:“病 的奇怪,好 的也奇怪。”《红楼梦》里这时写道: 正是: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 黛玉的病与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属于心理疾病 。她的心里 始终结系着与宝玉 的爱情婚姻 问题,并把它当作 自己的惟一寄 托 。所 以只要一听说宝玉可能与别人订亲,她的病情就急剧加 重 ,而一听说宝玉会与 自己成亲,她 的病情就马上缓解 。这种心 理症结是单靠任何药物都解决不了的。所 以,她最后终于因为 与宝玉爱情婚姻 的破灭而死亡。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 断。由心理一社会 因素致病或与心理一社会 因素有关的疾病统 称之为心理疾病,必须施之 以恰当的心理治疗方能奏效 。这是 一个 已经为理论解决了的问题 ,也是为大量临床实践证 明了的 客观事实。心理疾病 中的精神疾症单靠药物和技术手段难 以达 到理想疗效,必须加之 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方能奏效;单靠药物和 技术手段不仅疗效往往不理想,或者可能没有疗效,甚至可能加 重病情 。因此必须心理治疗与适当的药物和技术手段相结合。 这一论断至少在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大脑机制取得突破 性新认识和发 明、相应 的诊治手段 以前,将始终是正确 的。心理 疾病 中的心身疾病在施 以药物和技术手段治疗的同时,也应伴 第 5 页 之以心理治疗,方能取得更好更可靠的疗效。 必须 向全社会,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反复强调,要努力实行医 学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的生物一心理 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领域 的一场 革命 。拒绝这种转变将不能适应社会 的需要 ,会给医学事业、人 民保健事业带来损失。 这里应该说 明,虽然心理医疗适应于一切疾病及其患者,但 心理治疗最基本、最突 出、最有效 的适应对象是神经症(全称神 经官能症 ,以下都简称神经症 )及其患者;反过来说,神经症治疗 的基本手段是心理治疗 。对于这一点有必要反复强调,以纠正 当前在神经症治疗 中普遍存在 的误区。各种神经症,只有用心 理治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