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 桑本谦著.pdfVIP

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 桑本谦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绪 论 弗兰西斯 福山在其 出版的 《信任》一书中阐述了信任 与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之 间的密切关系 。社会成员之 间的相互 信任被福 山视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的一种 “社会资本” (在本书 附论 中,“社会 资本 ”的概 念 将 被 更 换 为“社会 资源 ”),“社 会 资 本 ”是一种不 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的制度性资本 。福 山指 出,相互信任可 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因为高度信任感可 以培 养社会成 员 的“自发社交性 ”,开发企业 的连属能力 ,并能容许 多 样化社会关系 的产生 。 相反 ,在人们彼此不信任 的社会 ,福 山 写道: 企业运作 只能依靠正式 的规章和制度 ,而规章制度 的 由来 则 需要经 过谈 判、认可、法 制化、执行 的程序 ,有 时候还 需要配合强制 的手段 。以种种法律措施来取代信任 ,必然 ① 参 见 弗 兰 西 斯 福 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 社 年版 ,第 页 。 造成经济学家所谓的 “交易成本”上升。如果一个社会 内部 普遍存在不信任感 ,就好 比对所有型态 的经济活动课征税 赋 ,而高信任度的社会则不须负担此类税赋。 按照福 山的逻辑 ,如果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在某些社 会控制领域可 以取代法律的强迫机制 ,那么,社会成员之间的信 任度越高,执法和司法的负担就越轻 ,法律运行的成本就越低, 法律实施的状况也就越好 。而在人们相互不信任的社会, “社会 资本”的供应不足必然会阻碍法治状况的全面改善。 信任 的问题其实是个 “可信任 ”的问题 。我之所 以信任某 人,是因为我认为这个人是可信任的;而我之所以认为这个人可 以信任,是因为在我看来,如果这个人背叛我,他一定会受到某 种惩罚(包括官方惩罚、私人惩罚 以及 自我惩罚 ),并且惩罚会使 其背叛行为得不偿失 。由此 ,一个直觉性的结论是,信任的问题 归根到底是关于惩罚的问题 ,尤其是私人惩罚的问题 (这一结 将在本书第二章第三节获得细致论证 )。社会成员之 间的相互 监控和相互惩罚可 以阻止彼此之间的相互背叛 ,可 以促进彼此 之间的相互信任,法律实施所需要的 “社会资本”最终来 自于社 会成员对违规 、违约和违法行为进行监控和惩罚的私人投入 基于 以上这些粗浅的思考 ,我决定把私人之 间的监控和惩罚当 作一个研究课题 ,这是写作本书的缘起。 ① 弗 兰 西 斯 福 山:《信任 :社会道德与繁荣 的创造》,李宛蓉译 ,远方 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一、研究惩罚的意义 假设生活中会遇到如此场景 :你在城市 的街道 上随地吐 痰 ,被一位老年妇女看到 了,她会上前责备你 ,并要求你清除痰 迹 。如果你不按她 的要求去做,或者对她 出言不逊 ,她就会招来 警察,结果是你必须承担 元 的罚款 。如果你随地吐痰 的地 点是在城市 ,并且 同样被一位老年妇女看到了,她可能既不会 责备你 ,也不会命令你清 除痰迹 ,更不会报告警察,但她会用一 种奇怪的眼光盯着你,让你感到窘迫而羞愧。根据城市 颁布 的禁令,警察要对随地吐痰 的行为罚款 元,但 由于事务繁忙, 并且 由于罚款常会遭到违规者的抵触,所 以警察很少主动去招 惹这个麻烦。如果把随地吐痰的地点更换到乡村 的街道上 , 情况就大不一样 了,任何人都会熟视无睹,没有谁为此大惊小 怪 。倘有哪位老年妇女对 随地吐痰表示任何程度 的不满或惊 讶,反倒可能会让其他人(不仅吐痰者 )感到很奇怪,甚至被指责 为“多管 闲事 ”。 我们可 以使用“规则”或“权利 ”的概念来分别描述三种不 同 情形。在城市 ,禁 止 随地 吐痰 的法 律(正式规则 )和 习俗(非正 式规则 )都存在 ,并且都被执行得很好 ,任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