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模式选择及其金融影响 伊志宏著.pdfVIP

养老金改革模式选择及其金融影响 伊志宏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导 言 一 、关于本书选题 、思路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一 ,世界人 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制度提 出的挑战。世界各主 要发达 国家经过 多年建立起来 的养老金制度 ,在 世纪末 遇到人 口老龄化 的严峻挑 战。发展 中国家 尚不成熟的养老金制 度,也将面临着 日益严峻的人 口老龄化的挑战。养老金制度的改 革及其模式选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第二,对养老金制度的研究,可 以说是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 的热题和难题 。由于养老金制度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的许多方面, 对它 的研究,可 以从人 口学、社会学 、劳动经济学、财政经济 学、税收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多方面进行。 第三,迄今为止,国外经济学家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较为全 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就金融角度而言,研究内容包括: 养老金制度与金融创新; 养老金 的投资策略; 养老金对 国民储蓄的影响; 养老金的管理,等等。这些研究无疑对研 究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有 益的启示。但是,这些研究多以发达的资本市场和成熟的金融体 系为前提,与中国的现实环境相去甚远。 中国经济学界对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研究,总的看应该说不是 很系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多,对制度模式总体设计的研究少; 第 2 页 对现有政策的解释多,对与养老金相关问题的研究少。前一段时 间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在如何完善 “统帐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 以及 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如 转轨成本的负担、基金缺 口的弥补、如何提高缴费到位率及扩大 覆盖面,如何实现养老金制度的统一等等。这些问题无疑是非常 重要的。但是,从已经运行了几年的情况来看, “统帐结合”部 分积累的养老金制度模式不仅不能解决迎接下个世纪人 口老龄化 高峰的长期 问题,也不能解决当前减轻 国有企业负担 的短期 问 题。因此,必须重新考虑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问题, 并研究这种选择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第四,基于这些情况,本书重点关注的是养老金制度改革的 总体模式选择及其在金融方面产生的影响。根据 中国的实际情 况,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本书是沿着这样一条思 路展开分析的:人 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 养老保障风险 鉴于养老保障体系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这 一体系必须由多个层次 (或多个支柱)组成,但在其中完全的基 金积累制 占主导地位,是包括中国在 内的世界多数国家的必然选 择 与现收现付制相 比,完全积累制具有完全不同的筹资机制 和基金运营机制 以积累制 占主导地位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必然 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变革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主 要表现在: 基金积累对社会储蓄及资金配置、资金流动从而 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基金积累及其运营管理对金融机构体 系的影响; 基金的保值增值要求对金融工具创新的需求 ; 基金投资对金融监管改革与完善的要求;等等。 在市场化的整体改革过程 中,必须充分认识养老金制度改革 与金融体系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养老金 第 3 页 制度改革不仅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更是完善金融体系、 发展资本市场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的需要。养老金制度与金 融体系在制度设计和改革进程上必须相互协调。 第五,鉴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及 中国目前养老保障体 制在城乡、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差异性,本书将重点放在养老金制 度改革模式整体架构的设计上,改革过程 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需要 另文研究。由于中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