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终端安全标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支付终端安全 2014年12月15日 提纲 一、移动支付终端概述 二、风险分析 三、风险规避原则 四、安全规范 一、移动支付终端概述 一、移动支付终端概述 一、移动支付终端概述 移动支付终端特点  增强移动性  应用更灵活  …… 提纲 一、移动支付终端概述 二、风险分析 三、风险规避原则 四、安全规范 二、风险分析 移动支付交易要保护的数据: 1. 防止被篡改的数据 • 金额 • 转账转入卡号等 2. 防止泄露的数据 • 账户信息 • PIN 二、风险分析 移动支付交易要保护的数据——如何保护: 硬件 + 软件 支付软件 二、风险分析 传统终端的安全防护机制: 1)硬件 (物理):  安全芯片  物理防护机制:防拆开关、mesh、斑马条等 2)软件 (逻辑):  防止篡改的数据:数字签名、MAC  防止泄露的数据:加密传输 软件保护使用加密算法,算法密钥也是需要防泄露或篡改的数据。 二、风险分析  传统终端安全常见攻击方式  PIN窃取BUG  磁道数据窃取bug  IC卡数据监听bug  针对安全芯片的物理攻击  修改提示信息间接获取PIN  …… 二、风险分析 终端的物理防护机制——安全芯片  芯片本身的物理防护机制  入侵检测和触发相应机制  防侧信道攻击机制  符合随机性要求的随机数发生器  …… 二、风险分析 终端的安全防护机制——硬件 二、风险分析 传统终端的安全防护机制——硬件 二、风险分析  物理防护机制的作用 物理防护机制提供一个存储和处理敏感数据的安全空间。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