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From%the%Editor
开 卷 语
企业为谁负责任
偶然中的必然
周智涛
周智涛 / 文
“赶走不负责任的厂”在深圳出现,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在珠三角与长三角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
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 这与以往中国企业盲目地模仿西方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盈利思想,有很大的区别,中国
企业逐渐由利己主义向利他主义过渡。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为什么要去承担社会责任,怎样去承担
社会责任,不管在企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
“企业盈利就是对社会负最大的责任”、“多做善事好事就是对社会负责任”等观点与做法忽左忽右 ,同时
也不全面。盈利确实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也能够为国家创造财富、增加税收。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看,企业盈
利为社会承担了很大责任;而一味追求利润的背后,所付出的成本与消耗的资源远远大于承担的责任。 为富不
仁、仇富心理也有所滋生。
多做好事与善事就是担负企业责任吗?也许不一定。如部分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外几乎是极
尽做善事之能事,而对内却忽视工人的正当权益等,承担社会责任也变成了企业行销的一项工具。 按照 2000
年“全球协议”的九项基本原则,企业对社会至少需要承担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教育责任 、文化责任等几方面
的责任,总之企业要在社会和谐发展 中起到 良好的作用;对内还要保障员工的权益、尊严、福利待遇等,为员工
提供符合人权的就业 岗位,教育他们的言行符合社会公德 ,并在生产方式上是环保 的。
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对照我们的企业,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相对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企业,中国有抱负远
大、追求卓越的企业,就有必要约束自私的牟利行为、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落实到具体 的行动 中就是保护员
工的权益、不逃税、创造就业机会、保护环境、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良好的诚信 、积极参加公益事业等。
但是中国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企业办社会的一个极端走向独立于社会的另一个极端 。 从历史的角度
看,给 当时大办社会的企业减负,也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政企分开,企业轻装
上阵独立经营 ,所以给国有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基础。 而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深入 ,政企在分离的
同时,企业所肩负的很多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地被推卸。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导致了部分企业改革失败 ,逐渐被社
会淘汰出局 ,而他们的包袱却甩给 了社会。
社会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存环境,如果不能和谐发展 ,那么反过来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 其实,企业与社
会就是一个共荣体。 中国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不需要走过去大办社会的老路 ,而至少要通过缴费与纳
税来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全社会也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与法律基础保障 “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共荣关系。
从现阶段中国企业发展的状况看,企业尽管意识到 了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但并不清楚自 己与社会到底应该是
一种怎样的关系、需要承担哪些责任、承担到什么程度 ,所以社会反过来抱怨企业为富不仁。
那企业到底为谁负责? 为社会负责,不是简简单单地做做善事 ;而应该站在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企
业 自身的发展。
2006 1
博
客
主办单位 东北大学
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编辑出版 《软件工程师》杂志社
总编 刘积仁
社长 温 涛
副社长 吴建宁
执行主编 于 溯
编辑部主任 周智涛
编辑部 张孟君 杨旭 刘菁
英恩 冯克 王飞 王双
李淑梅
美术编辑 王慧英
市场部 张润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