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 言 1
HYPERLINK \l _bookmark1 1 临床资料 2
HYPERLINK \l _bookmark2 1.1 病例选择: 2
HYPERLINK \l _bookmark3 1.2 随机分组 3
HYPERLINK \l _bookmark4 1.3 治疗方法: 3
HYPERLINK \l _bookmark5 1.4 疗效评定标准 5
HYPERLINK \l _bookmark6 1.5 统计学方法 8
HYPERLINK \l _bookmark7 1.6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8
HYPERLINK \l _bookmark8 1.7 患者告知事项 8
HYPERLINK \l _bookmark9 2 结 果 9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2.1 入组时基线比较 9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2.2 疗效性指标 11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2.3 安全性分析 16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2.4 卫生经济学 17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3 讨 论 18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3.1 痔的发病机制 18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3.2 致病原因 19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3.3 痔的治疗 20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3.4 胶圈套扎的理论基础 23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3.5 结果分析 25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4 结 论 27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参考文献 28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综述:套扎疗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30
HYPERLINK \l _bookmark23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36
HYPERLINK \l _bookmark24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7
HYPERLINK \l _bookmark25 致 谢 38
PAGE
PAGE 1
胶圈套扎术治疗混合痔 30 例临床疗效分析 前 言
前 言
痔是肛肠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据1977年对全国155个单位的57927人的普查结果显 示,在整个人群中,肛肠疾病的发生率为58.4%,其中痔病占87.25%。女性的发生率 为67%,男性的发生率稍低,为53.9%,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发病,以20~40岁的人 群较为多见。随着痔发病机制的研究,其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治疗目的在于缓解 临床症状而非消除体征。尤其是痔的肛垫学说得到推广以来,总体术式逐步向微创化、 无痛化发展,而胶圈套扎疗法恰恰与这一理念不谋而合。
胶圈套扎疗法是肛肠科医生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胶圈的紧缩 阻断痔的血供,从而引起被套扎组织干性坏死、脱落、修复并为疤痕组织代替,去除 过多组织,遗留一个粘膜固定的疤痕,使下移的肛垫上移约1~2 cm,从而使脱出症 状消失。胶圈套扎术优点在于保留了完整的齿线,保护肛垫组织,可明显减轻术后疼 痛,减少尿潴留和排便困难,改善肛管血液、淋巴循环,有效地减少了肛门水肿、坠 胀等并发症。在国外,1954年Blaisdell首次用胶圈套扎疗法治疗内痔。1963年Barron 采用改进后的胶圈套扎法治疗痔疮,并取得较好疗效,胶圈套扎疗法得以迅速传播。 在我国,该疗法始于60年代初,早期使用该法影响较大的中医名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岳阳医院肛肠科的闻茂康先生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黄乃健教授等为代 表;到80年代,套扎疗法在我国各地得到大力推广。近年来,该项技术取得了创新性 改进,采用齿轮传动负压装置,且自带光源,这一改进使得套扎器械更易于携带,操 作简便。
本研究将胶圈套扎术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旨在探讨胶圈套扎术在临床 应用中的优缺点,并为胶圈套扎术积累临床资料。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认为胶圈套扎 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少痛、微创的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胶圈套扎术治疗混合痔 30 例临床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1]诊断标准,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血
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胶东重点金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监测分析-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docx
- 绞股蓝多糖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论文.docx
- 江浙沪民营企业上市方式与经营绩效研究-会计专业论文.docx
- 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研究岩土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绞股蓝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离、克隆与表达-农药学专业论文.docx
- 绞股蓝颗粒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管活性物质表达的影响-中医学专业论文.docx
- 绞股蓝口服液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食品科学专业论文.docx
- 胶粉改性沥青桥面防水性能试验研究-岩土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绞股蓝山楂新型复合饮料的研制-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论文.docx
- 江中大跨越输电塔结构撞击反应及其模型试验设计方法-土木工程;结构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搅拌摩擦焊接5083铝合金焊缝组织与性能研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姜黄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docx
- 胶乳水泥浆体系的分析与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姜黄素及其类似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相关靶点生物活性的研究-有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 胶束催化场作用下稀土与光谱探针络合反应研究-无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C086体外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分析-药理学专业论文.docx
-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的多场检测及耦合关键问题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胶束介导法合成钒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研究-冶金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C086抑制人白血病细胞增殖与阻断Hsp90伴侣功能的关系-药理学(肿瘤药理)专业论文.docx
- 胶束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及精油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无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生产技术、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菜豆种子生产技术.pptx VIP
-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纳米科技概论-第二章纳米材料-表征(结构)解析.ppt VIP
- 《DB22T 1721-2012 林业木材加工劳动定额》.pdf
- 2021钉钉数字化管理师正确选择答案汇总 .pdf VIP
- 守正创新实干担当心得体会四篇.docx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3(思政智慧版)外研社编B3U3 Section A.pptx VIP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怀念蛙鼓》含答案.docx VIP
- 医用红外线体温计(额温枪)注册申报资料全套完整模板.docx
- 《自动驾驶出租汽车 第1部分:车辆运营技术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