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归 国 英 才
(一)
中卫 编著
目 录
归国科学家贝时璋 1
归国体育工作者王文教11
归国科技专家王运丰22
归国农业专家邓景杨33
归国科学家卢嘉锡 47
归国文学家老舍66
归国作家司马文森 83
归国艺术家陈立本 96
归国教育工作者陈向荣105
归国体育工作者陈福寿 112
归国画家吴作人122
归国医学专家吴桓兴135
归国作曲家谷建芬 146
归国教育家张国基 154
1 归国英才(一)
归国科学家贝时璋
贝时璋,1903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县。1921年留学德
国,1929年学成回国,并被聘为浙江大学生物学系主任。
1958年创立并领导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1980年被
选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
从“肄业”到“金博士”
翻开贝时璋的重要活动年表,人们会发现,他青少
年时期的学历与后来所取得的学位是令人寻味的:
贝时璋的祖父是渔民,父亲是店员,童年就在这样
平凡的家中生活。他1911年春,进镇海县憩桥镇进修学
堂。一年后学堂停办,肄业。
1913年秋,进镇海县贵驷桥宝善学堂。只学三年,
学业未满,肄业。
1915年秋,进湖北汉口德华学校(1917年改为汉口
第一中学),三年后学校停办,肄业。
1919年春,进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德文科。秋,
升入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医预科,两年后毕业。
1921年秋,进德国福莱堡大学,肄业。
1922年秋,进德国慕尼黑大学,肄业。
1923年秋,进德国土滨根大学,肄业,开始科研工
作。
1928年3月,获土滨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78年3月,土滨根大学再次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
位(金博士)。
2 归国英才(一)
1988年3月,土滨根大学第三次授予自然科学博士
学位。
一连串的“肄业”,多是因学校缺少经费停办,或因
指导教授退休而铸成的。他学习非常刻苦,学识往往超
前于学历。他小学只上了四年,就进入了中学。他有的
“肄业”正是靠成绩优异所取得的。他报考同济医专时,
因中学没毕业,不能读医预科,只好先考德文科。校长
阮尚介亲自面试,对他的德语很满意,让他插入最高年
级,他只念了半年升入了医预科。
贝时璋在学习中十分注重知识的广博。他在德国不
但学习了生物学,而且还学了物理、化学、古生物学、
地质学、解剖学和病理学等。这使他在自然科学领域看
到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渊博的知识,不仅促
成了他对科学发展的全面认识,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很
大好处,而且成为他后来筹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参加中科院和全国科学技术规划工作的科学背景。
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是贝时璋在学习期
间就注意培养并表现出的习惯与能力。他在攻读博士时,
指导教授让他研究寄生在家鼠盲肠里的线虫的细胞常
数。他经过一段对比观察后,向教授提出,这种材料不
理想,因它是寄生的,不能培养,而且虫体太大,细胞
数太多,又不甚透明,不如用一种长在醋里的线虫——
醋虫做实验。醋虫可用稀释的醋培养,个体小,细胞数
少,又透明,便于观察。指导教授称赞并同意了他的意
见。他研究了醋虫的生活周期,研究了实验条件对生活
周期各个阶段醋虫形态上的影响,并以这项研究内容完
成了他的博士论文。
贝时璋还十分重视实验技术和实验手段。1925年,
3 归国英才(一)
他学习了吹玻璃技术。他实验中要用的微玻璃针、微玻
璃管等都是自己吹制的。1926年,他还去柏林参加了显
微操作训练班,回土滨根大学后即应用到实验中,并向
系里推广了微体操作技术。他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不
断学习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
青少年时期的贝时璋,正是在连连“肄业”中将自
己塑造成为一个求知欲旺盛,知识根底深厚,思路开阔,
动手能力强的人。这就为他后来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奠了基。在他获得博士50周年时,土滨根大学授予他“金
博士”称号,也就不足为怪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