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群文阅读 半截蜡烛.docxVIP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群文阅读 半截蜡烛.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文阅读 语言的艺术 《半截蜡烛》《打电话》《请客》 安居街小学 任小英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定的阅读速度,能在全文感知的前提下,运用默读、浏览、跳读、批注等阅读方法。尝试比较阅读,能找出各篇文章中相关联的地方,试着感受剧本、相声、笑话的特点。 2、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阅读材料中语言的特点,并受到一定的启发,学会在生活中用机智幽默、简洁得体的语言与人交流和沟通。 阅读材料:剧本《半截蜡烛》、相声《打电话》、笑话《请客》,其中《半截蜡烛》《打电话》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内略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一定的阅读速度,能在全文感知的前提下,运用默读、浏览、跳读、批注等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阅读材料中语言的特点,并受到一定的启发,学会在生活中用机智幽默、简洁得体的语言与人交流和沟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课文,感受到了聪明的杨氏子巧妙的回答让孔君平哑口无言,晏子的能言善辩,又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三篇文章,进一步感受语言的艺术性。 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说说这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半截蜡烛》 主要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秘密文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打电话》 主要内容: 讲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的年轻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不但耽误了看戏,还耽误了其他排队打电话人的时间。 《请客》 主要内容:讲了一个人过年请客,由于说话不得体把客人都气跑了。 三、阅读《半截蜡烛》 1、浏览故事,看看与我们前边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1)体裁为剧本,开头列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课文内容以对话的形式呈现; (3)对话之中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动作、神态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特点,认识剧本这种新的文体) 2、人物是剧本的核心,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味人物语言。 学习提示一: 浏览《半截蜡烛》,说说在保护秘密文件的行动中,你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勾画人物语言,用一两个词批注你的感受) 预设:欣赏伯诺德夫人的语言。理由:“守、不惜代价”,提前让孩子们做好心理准备,在面对敌人时才不慌乱;不动声色点灯吹灭蜡烛。 欣赏杰克的语言。理由:找借口去柴房抱柴,若无其事端起蜡烛。 欣赏杰奎琳的语言。理由:上楼睡觉的理由不露破绽,巧妙伪装可爱和天真。 3、谁成功保护了蜡烛里的秘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杰奎琳语言的特色。 PPT出示杰奎琳的话,师生对读: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少校: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 交流:机智,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利用少校也有女儿,博得少校同情,顺利拿到蜡烛。 小结:是的,小女儿杰奎琳的巧妙应对为保护秘密文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板书:机智巧妙) 三、阅读13课《打电话》、课外补充的一则笑话《请客》 1、学习提示二 (1)浏览相声《打电话》和笑话《请客》,勾出人物的语言,想想两个故事中的人说话有什么特点?(用文中关键词作批注) 2、学生静读默批。 3、交流反馈。 (1)交流《打电话》。 语言特点:啰嗦,主要表现在以下语言: 甲: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喂,你的电话是4局5678吗?我这是1局2345。喂,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甲: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 (说话绕圈子,明知故说,没话找话,东拉西扯,废话连篇) 师:看来不愧叫啰嗦,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打电话啰嗦真实害人害己。抓住要点,简洁明了,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板书:啰嗦——简明扼要) 师:怎样打电话,才会既节约时间又把事情说明白?请你替“啰嗦”拟一个稿子。写好后,读给同伴听,请他为你作一个简评。 学生写好后展示台展示,师评价。 (2)交流《请客》 语言特点:说话不得体,没考虑当时说话的环境,没有考虑听话人的感受。(是相机板书:言语不慎——言语谨慎) 比较三篇阅读材料,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有共同的主题(语言艺术),使我们受到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启示。 不同点:文体不同;人物语言表达上不同,《半截蜡烛》正面说明生活中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打电话》《请客》反面说明了说话简洁精练、生动得体能让我们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流。 五、拓展延伸 1、过渡小结: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