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精神科医师在临床医疗中应具备的性别-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PDFVIP

建立精神科医师在临床医疗中应具备的性别-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立精神科醫師在臨床醫療中應具備的性別、性和性別少數能力 顏正芳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精神學科暨附設醫院精神科 楊幸真 高雄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性別研究所 王鵬為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精神學科暨附設醫院精神科 柯志鴻 高雄醫學大學醫醫學院學系精神學科暨附設醫院精神科 精神醫療情境中的性/性別議題,俯拾即是 「我之前因為胸悶、喘不過氣、全身不舒服而去看某個醫師,他竟然說我是 查某人病,其實根本沒病,是自己胡思亂想引起的,氣得我向他的醫院投訴這醫 生沒醫德。」門診中某位合併焦慮症和憂鬱症、且症狀會受到經期而影響波動的 婦女抱怨。 「醫生啊,你診所只有你一個男醫生,你請假出國我就頭痛,我那些和太太 『在一起』的困擾,不好意思跟代診的女醫生講啊!」性功能受到雙相情緒障礙 症鬱期症狀和治療藥物副作用雙重影響的男性如此抱怨。 「我國中開始發現自己好像喜歡的是同性,一直覺得很擔心,到了高中終於 鼓起勇氣到精神科掛號,可是那個精神科醫師直接就說我喜歡同性是不對的、要 克制自己那種想法,只要多和女生接觸就會回到正常。我有照他說的去試過,可 是還是沒辦法改變啊。」因為自己的同性性取向不被醫療和社會環境接受而長期 壓抑、憂鬱、甚至因而自殺的二十歲年輕男性哭訴。 「醫生你問我為什麼憂鬱那麼久都沒去看精神科?醫生你可以自己去試試 看 :在診間外等候時,護士喊你很男性化的名字,卻看到一個打扮是女生、但還 看得出生理是男生的人回應走過來,那種嚇一跳又排斥的眼神,看你還想不想來 醫院看醫生!」正在經歷性別重置過程的男跨女年輕人這麼說。 1 以上都是精神科門診實際發生的狀況,醫病之間的溝通困難具有類似核心: 醫療人員對於性別和性/性別少數缺乏足夠的覺察、理解、溝通 ,以及協助的知 識和能力,甚至缺乏基本的協助動機所致,亦即對於性別和性/性別少數直間接 導致的困擾,缺乏有效協助個案解決問題所需的能力。 對於性/性別議題的重視是全世界的潮流 1979年聯合國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簡稱CEDAW )即為表 徵 。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但在民國100年頒布「性別平等政策綱領」,作為推 動性別平等的依據。它的基本精神是來自對「性別平等是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核 心價值」、「婦女權益的提升是促進性別平等的首要任務」、以及「性別主流化 是實現施政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三大理念的堅持。在處理源自性別刻板印象所 產生校園和職場中性別不平等事件、或源自偏頗宗教觀念所產生對於性/性別少 數族群的傷害事件時,政府即依據此綱領行動,因而不致失去方向。「性別平等 政策綱領」中有相當多和醫療有關的主題,例如第六篇「健康、醫療與照顧」中 就主張「積極推動性別友善之醫療與照顧環境,發展評核指標與策略,避免過度 醫療化,關注性別刻板印象造成之身心健康危害,破除疾病之性別盲,提供具性 別敏感度之醫療保健服務」。 台灣傳統醫學教育養成醫學生之性別能力,訓練不足 但政府重視性別和性/性別少數權益的政策,要實際推展到醫療環境,尚有相 當遙遠的距離。主要原因在於:醫學教育中對於性別議題,一直缺乏充足且符合 趨勢要求的訓練內容 (顏正芳,2014 )。雖然早在2002年教育部醫學教育白皮書 中即要求「深化醫學教育的性別平等」(黃崑巖,2002 );2007年衛生署修訂《醫 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也將「性別議題」加入課程 ;2013年台灣醫學院 2 評鑑委員會(TMAC )在新制評鑑準則中亦將性別納入醫學教育評鑑項目,如第 1.1.0.2條目強調:「須明訂對於性別平等議題的學習目的,並確保醫學生對於關 鍵性別議題的瞭解。其建教合作之教學醫院須確保在醫療工作環境與病患照護中 貫徹性別平等原則,於臨床實習的學習內容中融入

文档评论(0)

wendang_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