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解饱及食盐水实验改进
【摘要】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1 (必 修1)的专题2的第一单元中,涉及氯气的生产原理时有一 个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图2-2)o这个实验,对引导学生 掌握工业上如何制取氯气的原理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解饱和实验水电导率截面积导电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必修) ①第40页氯气的生产原理”中“观察与思考1”的实验内 容如下:
按图2-2 (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接通电源,观察食盐水发生的变化。通电一段时 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管上,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 加in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 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
(2) 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管导出 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
(3) 关闭电源,打开U形管两端的橡皮塞,分别向溶 液中滴加1?2滴酚酰溶液,观察现象。
如果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进行实验,可能存在如下问题:
(1)氢气的检验很难成功。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并和 众多同仁探讨该实验成功的几率,均感氢气检验的成功率极 低,在实验时2分钟后检验收集到的氢气时,根本听不到轻 “噗”声或爆鸣声;((2)检验电解产物氯气时,氯气扩散 会污染空气,引起师生中毒咳嗽、鼻咽疼痛。
笔者通过研究,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成功。
首先,我们对“氯气的污染”问题进行了两处改进:其 一(改进一):将实验步骤(3)改为,在开始通电之前就在 U形管两端滴加1?2滴酚駄溶液,这样不仅现象明显,而且 对比a、b两极溶液是否都变红,而且可以避免实验后打开 橡皮塞时氯气对空气的污染;其二(改进二):将实验步骤
(2)进行进一步完善,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导管b 中(如图2 b处所示)。这样,在实验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开始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成蓝色,并在1?2分 钟后又褪成白色。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可以很好地检验出氯 气的产生,而且,也可以避免了氯气的污染。同时,还可以 启迪学生对“变蓝的试纸为什么又褪成白色?”进行探 究,为后面“氯气的性质”的教学打下伏笔。
其次,我们对“检验氢气成功率极低”的原因问进行了 探究,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4.2%, 只要小试管中氢气的体积分数>4%,在点燃时就很容易产生 轻“噗”声或爆鸣声。因此,笔者认为,氢气的检验失败的 原因主要在于: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氢气的速率太小,在 2min内,小试管收集到的氢气太少甚至几乎没有收集到氢 气。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能力G=KA (截面积)L (距离),电 导率K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与性质有关,(1)在相同条件下 的一定范围内,离子的浓度愈大,电导率愈大;(2)离子的 迁移速度愈快,电导率愈大;(3)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 电导率愈大。当外部条件固定时,对于同一电解质(2) (3)
点是确定的,电导取决于溶液的浓度。本实验电解的是饱和 食盐水,溶液的浓度一定,则K为定值不可变,因此,我们 只能从调节A和L的角度对实验进行改进(改进三):①使 用内径较大的U形管,②采用较粗、较长的电极。这样,可 以缩短两电极间的距离,增大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接触 面积,使导电截面积增大,从而大大加快了电解速率,提高 了实验成功率,改变了实验效果。
电量Q=It、电流强度I=U (电压)R (内电阻),在内 电阻一定时,欲获取较多量的氢气,一可以适当延长电解时 间,在开始通电前就将小试管套在导气管(a管)上(改进 四);二可以增大电解电压。在实验时采用25V的直流电压, 可以获取理想的效果。
为了能使小试管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氢气,我们对实 验装置又进行了两处改进:其一(改进五):分别在两个电 极上各加一个橡皮塞(如图2 c处所示),这样可以预先排 出U形管中部分空气,便于氢气(氯气)的尽快排出;其二
(改进六):将导出氢气的玻璃管(a管)与乳胶管连接的一 端做得很短,用乳胶管连接U形管具嘴时,直接与具嘴接触 (阳极处也应这样连接,可以尽量避免氯气对乳胶管的腐 蚀),并将插入小试管部分的导管进行拉细处理(如图3所 示),这样在取下小试管时,可以避免导管对试管内气体的 影响(否则,导气管将占据小试管中的不少空间)。
通过多次试验,我们觉得还应该注意以下细节:
①要使用口径较小的试管(可以尽快集满氢气),尽量 避免室内空气流动对氢气收集的影响。实验时我们采用了 ①12mmX7Omm小试管。②U形管内的饱和食盐水液面不能太 高,而且处理尾气的导气管不能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太深, 否则氯气不易排出,易引起阳极管内气压变大,使阴极食盐 水液面上涨,溢进导气管使之堵塞,致使氢气不易排出,甚 至收集不到氢气。③铁夹最好夹在U形管与石墨棒相连一端 的中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东君照明集中控制系统用户手册.docx VIP
- 〖GB50011-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docx VIP
- 《浙江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定额》(2018版).docx
- 怎样恢复已删除的文件.doc VIP
- 2025年中国铁道橡胶垫板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5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 VIP
- 2001-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601数学分析》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二章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ppt VIP
- 2025年综合窗口岗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