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编练习(人教版必修2)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 )。
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
解析 首先要明确 “刀耕火种”是在七八千年前原始社会时期出现,使用的工具有石刀、石斧、石犁,青铜农具是指在商周时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
答案 A
2.《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这反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适时收割 D.因地制宜
解析 材料强调种田不在种多少,而在单位面积上的“功力”,因此它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 B
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
A.牛耕的出现 B.牛耕的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解析 《国语·晋语》是反映春秋时期的事,“宗庙之牲”指的是用作祭祀的牲畜,“畎亩之勤”是指在农田里耕作,说明了牛耕的出现。
答案 A
4.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 )。
A.自然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 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成为可能,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形态,它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不如B项准确。
答案 B
5.史书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 )。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种耕犁。“箭”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耕犁的深浅,这就是曲辕犁,最早出现在江东地区。
答案 D
6.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 )。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先进的纺织技术
解析 通过图片观察既有曲辕犁又有纺车,此题应该理解为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所以应该选择C项。
答案 C
B组(能力题)
7.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犁耕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 从直辕犁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的进步,选B。
答案 B
8.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从材料看,农民辛辛苦苦,仍不能应对繁重的赋税,不得以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以偿债。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答案 D
9.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 )。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解析 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耕织”“做兵”“无耕”“无救”“无成”等可知,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破产;A项不符合史实;C项太绝对;D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 B
10.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解析 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符,B、D两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答案 C
11.(10分)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测)-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浙江地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名师精编作业.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编课时跟踪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编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堂精编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速效精编提能演练1(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速效精编提能演练2(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精编课时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