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常见脑、脑膜疾患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
脑脊液细胞检查是脑、脑膜感染性疾病的一项极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手段,也是评价疾病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不同,它们所引起的脑脊液细胞改变各有差异,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细胞变化规律则有利于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一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改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以粒细胞反应为主的急性炎症期,以淋巴样细胞反应为主的亚急性增生期及以单核样细胞反应为主的修复期。但在不同致病菌感染时,三个时期的持续时间各不相同。
1.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
第一期反应最为明显。在发病初期,由于细菌毒素作用,细胞总数显著增多,一般为(500~20000)times;106/L,尤其是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总数增多最为明显。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90%~95%),淋巴细胞仅为5%~10%。经治疗后病情有改善时,细胞总数迅速下降,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急剧下降,免疫活性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相对或绝对增高。在细菌性脑膜炎的修复期,细胞总数明显下降,不再有中性粒细胞,此期可持续数周,淋巴细胞逐渐减少,单核吞噬细胞逐渐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可出现在化脓性脑膜炎的任何时期,特别在第三期更为多见。
2.结核性脑膜炎
第二期反应最为明显。细胞总数可升高,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00times;106/L。大多数起病初期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占优势(占60%~70%,并非绝对优势)。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的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这种混合型细胞反应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短时间内常无明显变化。在亚急性期,经过适当治疗后,病情好转,中性粒细胞下降或消失,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为主。
3.病毒性脑膜炎
不管治疗如何,均很快从粒细胞反应期进入亚急性期。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细胞计数多为(50~500)times;106/L,以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为主,但在疾病的早期可出现短暂的嗜中性粒细胞占优势。这种急性期历时短暂,是病毒性脑膜炎的特点。但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真菌性脑膜炎
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常见,细胞总数可轻度升高,细胞反应以混合性细胞反应,多数病例早期以嗜中性粒细胞占优势,尔后以淋巴细胞占优势。但也有一开始就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尚可出现浆细胞,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5.寄生虫脑病
脑脊液细胞总数可正常或轻度增加,一般不超过100times;106/L,以淋巴细胞占优势,极少数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是中性粒细胞占优势,有时可见浆细胞。寄生虫脑病的特点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6.中枢神经系统肿癌细胞总数可正常或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有时可见肿瘤细胞。
7.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出血性脑炎可出现均匀性的血性脑脊液,除血细胞大量增加外,在脑脊液中也出现周围血中的各种血细胞,其中大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守恒定律(一).ppt VIP
- 黄精趁鲜切制技术规程.docx VIP
- 基于SpringBoot的医院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基于java web的酒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VIP
-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 苍术》DB14T 3309-2025.pdf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英语单词表 (2025).pdf VIP
- 外墙修缮工程措施方案(3篇).docx VIP
-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