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在糖尿病中的意.doc

超敏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在糖尿病中的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超敏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在糖尿病中的意 张莹刘亚平李博王丽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5月第3卷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并对各指标进行了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lt;0.05)。结论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糖尿病   笔者应用胶乳增强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在糖尿病中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疾病组共73例,均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诊断符合1997年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男49例,女24例,年龄43~79岁,平均60.1岁,病程1年以上。健康对照组共56例,无明显心、肝、肾及内分泌疾病,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42~78岁,平均59.9岁。以上研究对象均为2004年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的患者,均无各种急、慢性感染、肿瘤、创伤及外科手术。   1.2方法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胶乳增强比浊法,试剂由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合作公司生产,纤维蛋白原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空服血糖检测采用己糖激酶法,仪器为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SYN-CHRONLX20生化分析仪。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组间结果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   2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比较(略)   疾病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lt;0.01),二者的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差异有显著性(Plt;0.05)   3讨论   目前有假说认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炎症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1],C反应蛋白是参与炎症的主要时机反应蛋白、功能相当广泛,具有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吞噬、刺激单核细胞表面因子表达及其他免疫调节作用。一直作为一种指标用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及治疗效果。近年来发现C反应蛋白浓度甚至在正常范围内的轻度升高都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关,可以推测以后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Pickup等[3]观察到糖尿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等多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浓度显著升高。   超敏C反应蛋白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项独立风险预测指标,由于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度可至0.1mg/L,当C反应蛋白正常时也可以敏感地预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发生率,所以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项非常新颖而有用的指标。纤维蛋白原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患者中显著升高,其血浆浓度改变目前被认为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机制,测定纤维蛋白原对了解糖尿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除需监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外,还应定期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并进行专门治疗来预防其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FreemanDJ,NorrieJ,CaslakeMJ,etal.Creactireproteinisanindepen-dentpredicterofriskforthederelopmentofdiabetesinthewestofScot-landcoronarypreventionstudy.Diabetes,2002,51:1596-1600.   2HaverkateF,ThompsonSG,PykeSDM,etal.Productionofreactivepro-teinandriskofcoronaryeventsinstableandunstableangina.Lancet,1997,349:462-466.   3PickupJC,MattockMB,ChusneyGD,etal.NIDDMasadiseaseoftheinnateimmunesystem:associationofacute-phasereactionandinter-leukin-withmetabolicsyndromeX.Diabetologia,1997,40:1286-1292.     作者单位:100013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