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小儿胰腺炎诊断中的.doc

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小儿胰腺炎诊断中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小儿胰腺炎诊断中的 钱月琴万振洲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BT)〗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联合测定在小儿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血、尿淀粉酶和脂肪酶。结果〓小儿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增高明显,并达一定程度后逐渐降低,没有尿淀粉酶持续的时间长,血脂肪酶是逐渐升高,并维持时间长。结论〓该项测定可为小儿胰腺炎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小儿急性胰腺炎在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与成人不尽相同。小儿胰腺炎症状严重,进展快,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后果严重。我院于2001年7月-2007年3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儿36例。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检测对象:96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疑似胰腺炎急腹症就诊患者,男性56例,女性40例,被诊断为胰腺炎者36例(急性胰腺炎按199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推荐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年龄2-15岁,平均年龄8.3岁,其中2-5岁3例(男2例,女1例);5-10岁21例(男15例,女6例);10~15岁12例(男5例,女7例)。非胰腺炎者60例。 1.2检测方法:利用酶比色法测定血、尿淀粉酶和血脂肪酶。试剂分别由莱邦、申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以酶活性单位U/L表示。 2测定结果 本组96例,淀粉酶和脂肪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非胰腺炎的增高幅度不大,36例被诊断胰腺炎的患者淀粉酶和脂肪酶对比结果见表1。〖FL)〗 〖JZ〗表1不同时间淀粉酶、脂肪酶阳性结果对照(n,%) 〖BG(!〗〖BHDFG2,WK9。6W〗 项目〖〗2-4h〖〗4-8h〖〗8-24h〖〗4-5d〖〗8-14d 〖BHDZG2〗血淀粉酶〖〗8(22.2)〖〗18(50.0)〖〗36(100)〖〗4(11.1)〖〗2(5.6) 〖BHDWG2〗尿淀粉酶〖〗2(5.6)〖〗34(94.4)〖〗36(100)〖〗36(100)〖〗34(94.4) 〖BH〗血脂肪酶〖〗2(5.6)〖〗10(27.8)〖〗36(100)〖〗32(88.9)〖〗34(94.4)〖BG)F〗〖FL(K2〗 60例诊断为非胰腺炎中腮 腺炎9例,急性胆囊炎22例,消化性溃疡13例,腹部手术术后1例,尿毒症3例,肠梗阻12例。从表1可看出,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增高到一定程度后逐渐降低,而血脂肪酶逐渐升高,但维持时间长。 3讨论 既往认为儿童胰腺炎发病率远较成人为低,但近来资料显示本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有一定致死率,已引起重视。在成人急性胰腺炎中多数以饮酒、胆石症为主要病因,而儿童的病因则与成人不尽相同。国外大样本资料显示,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依次为原因不明所谓特发性胰腺炎、外伤、胰腺结构异常、系统性疾病、药物或毒物、病毒感染及代谢异常[5]。 小儿急性胰腺炎发作时,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病情的表述可能不清楚,导致医生获得最直接的有价值的信息比较有限且其临床表现很难与其他急腹症鉴别。临床诊断AP主要依靠实验室AMS的测定,但AMS来源广泛,在巨AMS血症、腮腺炎、胆囊炎、十二指肠疾病及其它腹部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肠穿孔等均可升高,用于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异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使在急性胰腺炎中,AMS的灵敏度通常也只有70%-90%,且急性胰腺炎发病第2d后,血中AMS迅速下降,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 LPS主要由胰腺腺泡合成,正常状态下.绝大多数进入十二指肠,只有少量进入血液[2]。急腹症时,患者的LPS排出受阻,可使血中脂肪酶的含量轻微上升,而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大量破坏,胰管阻塞,阻碍脂肪酶进入十二指肠,从而返流入血,使其在血中浓度急剧升高,两者LPS升高程度有着很大区别。陈伟等人报道急性胰腺炎时,AP患者与其他急腹症患者及正常人的LPS含量有着明显不同[1]。 本次实验发现,AMS在血中持续时间短,第2d后就开始下降;LPS与AMS成平行性改变,但在血清中出现的时间略晚,LPS在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长,说明LPS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预后判断上均好于AMS。 总之,LPS在急性胰腺炎时可特异性的升高,且持续时间长,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监控[3]。LPS和AMS单独用于AP诊断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都受到发病时间、就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局限,而AMS和LPS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6]。 参考文献 [1]陈伟,张建军,康格非.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检测在急腹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8(5):12-14 [2]邢凌生.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诊断急性胰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