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实验诊断的临床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肝纤维化实验诊断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诊断肝纤维化过去大多依靠肝活检和影像学。前者因取材等原因有约25%的假阴性,且无法确定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前后肝纤维组织的变化;后者只能在纤维化晚期、肝硬化或门脉高压时,才会出现异常影像,而难以进行早期诊断。   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增生和沉积,而细胞外基质种类繁多,主要有胶原蛋白、非胶原蛋白和糖胺多糖等物质。上述物质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异常改变出现较早。因此,选择性的联合检测血清中细胞外基质成份对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临床上诊断肝纤维化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是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等四项。现将其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1、Ⅲ型胶原(PⅢp或PcⅢ):全称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Ⅲ型胶原主要反映慢性肝纤维化的活动性,在纤维化早期肝功能损伤时,PⅢp即可升高。 参考值:正常人<10ng/ml   2、Ⅳ型胶原(CⅣ):是一种网状结构,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肝纤维化时,肝组织及血清中Ⅳ型胶原含量明显增高,其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它是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和活动性的最佳指标。 参考值:正常人<140ng/ml   3、透明质酸(HA):它是一种糖胺多糖,由组织中的间皮细胞(即纤维母细胞)合成。 ①血清HA在急性肝炎时显著升高,而在恢复期下降,其水平可随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和修复而升降。因此HA可作为肝病转归的敏感指标。 ②HA在慢性肝病中升高的特点是: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故HA水平可反映肝脏受损和纤维化程度。 参考值:正常人<120ng/ml慢性肝病>165ng/ml肝硬化>250ng/ml   4、层粘连蛋白(LN):是基底膜成分中的主要糖蛋白。在肝内与Ⅳ型胶原共同分布。肝硬化时,LN大量沉积,引起肝窦毛细血管化,是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基础。血清中LN水平与Ⅳ型胶原HA呈正相关。LN对判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3%和98%。此外,LN还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据相关报道,LN阳性的恶性细胞移动速度远较LN阴性者快,提示LN可能介导肿瘤细胞的肝转移。 参考值:正常人:115.7±17.3ng/ml慢性肝病≥140ng/ml肝硬化≥160ng/ml   据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诊断标准,上述四种肝纤维化指标中,二种以上重度升高为重度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来源:湖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