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四章-六经辨证.ppt
小青龙汤 麻黄汤 干姜、细辛、 五味子、半夏 麻黄、桂枝、芍药、甘草、 辛温 酸敛 寒饮 原植物 药物 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 宣通鼻窍 细辛 药物 原植物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五味子 临床运用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在很多方面,诸如平喘、止咳、抗过敏、抗炎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辨证关键环节 1、望面色 水色--面部青黑色,或下睑呈 青黑色。 水斑--面部对称性色素沉着。 水气--面部虚浮,眼睑肿。 2、辨痰涎: 色白 质稀 形如泡沫 或如蛋清状 3、望舌苔 水滑苔 4、与气候的关系 第41条: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补充 为何40条、41条 口渴出现的时间一在用药前 一在用药后? 喘 桂枝加厚朴 杏子汤 麻黄汤 小青龙汤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鉴别1 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无汗脉浮紧,咳喘干呕(水滑苔) 风寒外束,水饮犯肺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外有风寒表证之发热恶寒,内有咳喘 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 脉证 汗出脉浮缓,气喘 病机 太阳表虚,肺失宣肃 治法 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发汗解表,温化寒饮 解肌祛风,降气平喘 卫阳闭遏,营阴郁滞 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 表里同治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发热 恶风寒 无汗 病机 脉症 治法 寒闭肌表,阳热内郁 寒闭肌表,水饮内停 烦躁 咳、喘 发汗解表,兼清郁热 发汗解表,温化水饮 四、太阳表郁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辨证要点 4、病因病机 5、治则方药 6、鉴别 (一)概念 由于太阳病日久不愈,正邪持续交争于肌表的一种病证,称为太阳病轻证。 (二)证候类型 1、桂枝麻黄各半汤 2、桂枝二麻黄一汤 3、桂枝二越婢一汤 1、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风寒郁表日久 正邪持续交争 邪正相争 发热 卫失温煦 恶寒 正邪多次交争 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 阳气拂郁在表 面色反有热色 卫阳闭遏 无汗 邪郁在表,汗欲出而不得 身痒 病因病机: 日久邪微,邪郁肌表 治则: 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桂枝麻黄各半汤 (取桂、麻各1/3剂量) 2.桂枝二麻黄一汤 第25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病因病机: 日久邪微,表郁更轻 治则: 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取桂5/12,麻2/9剂量)。 桂枝加 葛根汤 葛根汤 汗出与否 辨证要点 项背强几几、无汗 病因病机: 风寒束表,内迫阳明 治则方药: 发汗散寒,升津舒经 葛根汤 葛根、麻黄 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 桂枝汤 太阳伤寒证+项背强几几 × 麻黄汤+葛根 √ 桂枝汤+葛根+麻黄 1、麻黄汤为发汗峻剂。项背强几几由筋脉失养所致,若用麻黄汤发汗,易加重项背强几几。 2、桂枝汤中芍药、大枣、生姜酸甘化阴,利于项背强几几缓解。 3、葛根为阳明经要药。 第32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第33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腹泻 临床运用 外感病。 胃肠炎 东 西 南 北 病案举例 范某,男,46岁。某年6月8日就诊。以“恶寒不解五天”为主诉。发病前有淋雨受寒史,现症见:恶寒浑身紧缩感,头重且痛,就诊那天气温为30度左右,但患者穿着两件的上衣和裤子,头背被人敲打后觉得较舒畅,无明显汗出,自服草药后可见汗出,汗出后人觉舒畅,但过了一会儿汗止后上症又作,无明显口干口苦,无咽痛无咳嗽,大便正常,小便黄,胸闷烦燥,胸口觉热,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浮。 第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畅肉胭,此为逆也。” 麻黄汤证 ? 喘 1、大青龙汤证 辨证要点 发热、恶寒、无汗、烦燥 病因病机: 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治则方药: 大青龙汤 麻黄汤 石膏 生姜 大枣 大青龙汤 散风寒 清里热 麻黄--六两 发汗峻剂 汗多亡阳 石膏(辛、甘、寒) 清热 除烦 生津 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 --张锡纯 诸药之退热,以寒胜热也,而石膏之退热,逐热外出也。 麻黄配石膏 相反相成,相互制约, 寒温并用、表里双解。 临床运用 呼吸系统疾病 曾治一入冬日得伤寒证,胸中异常烦躁。医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_T 6503-2022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docx
-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试题答案.docx VIP
-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试题答案钢筋主要的力学性能考试题.docx VIP
-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低压变频器培训资料课件》.ppt
- 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教案:建设美丽中国 (1).docx VIP
- 信息安全保障方案.docx VIP
- 《电子技术基础》(晶体管电路+集成运放)试卷+参考答案 .pdf VIP
- 成人危重病人转运指南(2019版)”的评价与解读.pdf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法律实务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